首页 理财书籍正文

自然科学书籍笔记(自然科学基础笔记)

admin 理财书籍 2023-02-28 02:08:33 0

用自然笔记记录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认识自然笔记

常常有人问“自然笔记”是什么?

其实,自然笔记就是用简单的图画或文字等来记录下我们与大自然之间的故事,记录与大自然相遇时所引起的绝妙化学反应。

自然笔记作为一种观察、记录自然的方式,并不必拘泥于形式,并非只要图画或文字,摄影、声音、录像、诗歌亦或是散文,又何尝不可,只要记录下大自然给我们最美好的记忆。 

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真正的将自己沉浸其中,感受与自然同步的脉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佛陀,自然给你的美丽,是否唤醒了内心最深处的悸动,生命是否随之更加丰富。

台湾是我国最早引入“自然笔记”概念活动的地区,而香港也在近几年陆续开展了类似的实践活动。并且在观察记录的同时还延伸出素描速写自然、彩色手绘和艺术自然描绘、石头彩绘等“拓展笔记”。

语言学博士、野生环保志愿者芮东莉,在世界知名的自然观察家、艺术家克莱尔与查尔斯合著的《笔记大自然》一书的影响下,开始自己的自然笔记体验之旅,经过三四年的积累,出版了国内目前最受欢迎的自然笔记类读物 《自然笔记:开启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 ,记录申城四季变化、植物的枯荣、虫子的隐蔽游戏、种子的故事等等。

摘自《自然笔记:开启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

自然笔记不需要记录人拥有什么绘画功底,对写下来的文字也要求不髙,像芮东莉这种没学过画画,也非生物学专业的人,仅凭对自然的热爱,就创作出了近百张精彩的自然笔记作品。难能可贵的是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年近七旬的婆婆--秀英奶奶,也开始了自己的自然笔记之旅。

含辛茹苦将子女养育成人、 在大城市成家立业后的秀英奶奶,本应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可来到城市的她,生活越来越窄,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精神世界暗淡无光。只上过一年半小学的秀英奶奶,在儿媳的支持下,重新学字画画。一笔一画记录自然中的点滴,记录六十多年记忆中的点点细节,最后,汇成书稿 《胡麻的天空》 ,里面满含着一个农村老人的生活智慧,充满沧桑与赤诚的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张力。

任何人都可以做自然笔记,只需一支笔、一页纸、一颗热爱自然的心、 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可以完成自己的自然笔记。

不崇尚技巧,不追求唯美,用书画、文字的方式,记录自然,倾听自然。从与一草一木的交流中,感悟生命的伟大、生活的智慧,学会与万物平等、友善相处,懂得爱物知恩、节用惜福。

首先,走出去,走到大自然中,走入生活中。怀揣探索大自然的心态,细心记录观察生活中的点滴, 像一颗种子萌发,长出幼苗,长成成苗,结出果实;像雨天多起来的蚂蚁,树上藏着的灰喜鹊,停留在花朵上的蜜蜂,窗边结网的蜘蛛。甚至发现的不知名的生物时,都可以记录下来。

其次,你可能需要一些简单的装备。纸、笔、一个硬皮的白纸本,就可以开始自己的笔记旅程。 铅笔、中性水笔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让自然笔记的色彩丰富起来,可以准备一盒彩色铅笔或者水粉颜料。一把直尺、一个放大镜、一个相机也可以列入装备清单。

在户外进行观察, 用直尺帮助你准确测量各种小生物的大小 ,比如一片叶子的长与宽、一只蝴蝶的翅展大小等等。而在观察一些微小的东西时,放大镜可以帮助你看清更多的细节,比如花朵雄蕊的构形、昆虫 单眼的形状等等。 用相机快速地记录野外丰富的色彩和一些小生物的形态 ,尤其是那些快速移动不容易用画笔捕捉的小生物,等回到家后,再照着照片把它们画下来,最后整理完成自然笔记。

当然渐渐你会对你笔下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小动物、小植物产生更深刻的好奇心,这时一些具有实用性质的生物图鉴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许多生物。 像《野外识别手册》系列丛书就是一套较有实用价值的图鉴类书 ,另外,很多生物图鉴有南北地域的差别,我们可以根据生活地域挑选合适的图书。

只有当我们拿起笔来描绘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我们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一种生命形式,认真思考各种生命之间的关联。做一篇自然笔记,便是与自然一次深度对话,一次快乐之旅,当你更加了解大自然,探索的快乐便更加深刻而清晰。哪怕衣襟上沾满了泥污,哪怕帽子上挂满了尘埃,笑容都纯真而无邪。

自然笔记是对自然的敬意和对日常的记录,既是对生活的一份交代,又何尝不是对周围世界的探索?生活不只走向远方才精彩,简单平淡中亦能感受美的存在。或许,在慢慢积累中,生命会因此而显得更加厚重、更有质感。这也正是值得每个人去尝试的原因所在。

将艺术与自然科学完美结合

在不断讲述、聆听、记录的大自然故事的时候,引导孩子们观察各种生物的细节部分,包括形态、习性等,并扩大到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并以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孩子们感受其中的乐趣,启发创作灵感。

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

遇见植物时,可以从根、茎、叶、花、果实等不同角度描绘,关注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在观察和记录 动物时会从它的外部形态、生活特征等方面开始,并且注意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例如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此外,在仔细观察后再动笔记录,笔记上要有观察和记录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借助图像将观察到生物的生存环境描绘出来;笔记不等同于写生,不需要深厚的绘画技巧,重要的是真是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摘自《笔记大自然》

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一笔一笔的描绘,使孩子们学会观察并乐于观察,在观察、记录、交流、讨论、思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想象力、感受力、领悟力;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身边自然世界的兴趣,培养一种自然情怀、审美品位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形成宽容博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胸襟气度。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读书笔记

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是美籍犹太人,儿童时代离开故土俄罗斯去了美国.青年时代攻读生物化学,此后他投身写作,并成为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闻名遐迩,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早在本世纪50年代就以创作撰写科幻小说和科普读物而蜚声文坛.他那非凡的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不断对虚构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新探索,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和名望,为他的作品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他的著作题材广泛,涉及科学、历史、语言学理论和科幻小说.他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同时赢得了成年人和儿童的尊敬和佩服.阿西莫夫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书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在他的书中,科学不再是深奥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只有你静下心来,认真读下去,就能一步一步地进入科学的殿堂,领略科学的迷人魅力.《基地》、《机器人》 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起来,竟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阿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由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着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在他刚开始写机器人小说时,机器人学尚未发展出来;等到这门科技发展得相当有成果时,几乎每一本有关机器人学发展史的书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说与他发明的“机器人三定律”.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阿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世界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涉及文学、宗教、史地等.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阿西莫夫以真确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杂进侦探与推理的小说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是一部全面介绍人类以科学的方法为工具,努力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普著作.其内容涵盖了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及各个分支的发展状况和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

阿西莫夫的很多作品特别是科普作品,都已有了中译本,在中国拥有大量读者,甚至还有许多阿西莫夫迷.

附:

科学时代的伟大“讲解员”

1992年4月6日清晨,一颗不平凡的大脑,在大洋彼岸永远地停止了思考.全世界失去了有史以来著述最丰的作家之一——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究竟有多少第一线的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或某一个小故事而触发了灵感;也无法知晓有多少普通的公民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对科学事业寄予深情.”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在悼念阿西莫夫时这样写道,“我并不为他而担忧,是为我们其余的人担心——我们身旁再也没有阿西莫夫激励年轻人奋发学习和投身科学了.”

阿西莫夫创造了奇迹,他的一生也是一个传奇.

告别实验室,恋上打字机

1920年1月2日,阿西莫夫出生在原苏联斯摩棱斯克的彼得洛维奇,双亲是犹太人.3岁时,他随家庭迁居美国纽约州的布鲁克林,1928年加入美籍.

生性聪明的阿西莫夫年方5岁就在当过会计师的父亲辅导下开始自学.7岁时,他居然已能教5岁的妹妹念书了.9岁那年,他在父亲开的杂货店里首次接触到科幻杂志.这些流行刊物为阿西莫夫开启了阅读之门,使他对知识产生了一种渴求,后来还将他引入了写作生涯.

中学时代的阿西莫夫喜欢独来独往,常给人以傲慢的印象.但阿西莫夫也完全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毫不挑剔,什么都想学.他15岁便念完高中,迈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课堂.课余时间,他一边大量阅读科普和科幻作品,一边积极思考问题,同时内心也涌起了一种创作的冲动.18岁那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被放逐的维斯塔》.21岁时,他在著名科幻编辑约翰·W·坎贝尔点拨下,写出了科幻短篇经典《黄昏》并一举成名.

1939年,阿西莫夫从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毕业,其后又相继取得了该校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55年起,他开始担任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从事酶学、光化学的研究.这期间,除了在部队服役的短暂岁月,他一直没有中断科普和科幻创作,并且已经写出了奠定他科幻小说大师地位的几部重要作品:《我,机器人》和《基地》系列.

而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的一些科普作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早期的科普创作实践使阿西莫夫认识到,他不仅喜欢而且也非常擅长撰写科学类题材的作品(而不只是将它们作为科幻小说的情节与对话的陪衬).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深深地触动了阿西莫夫.他痛感美国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落后于由卫星上天所标志的当代科技水平.作为一名科学作家,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尽力而为,使这种差距尽快地缩小,于是便毅然放下早已得心应手的科幻创作,而潜心于撰写普及科学知识的书籍和文章了(直至15年后他才“重出江湖”,再度进行科幻小说创作).

然而,创作需要充裕的时间,教学工作显然大大限制了阿西莫夫的创作活动.另外,极有自知之明的阿西莫夫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虽然自己的头脑和专业功底并不差,但自己的前途并不是在显微镜下,而是在打字机上:“我明白,我决不会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是我可能会成为一个第一流的作家.我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去做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1958年,他毅然不顾他那时尚未离婚的前妻的反对,告别了讲台和实验室,成为一名专业专家.

这是阿西莫夫事业和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那时候,他已经出版了24本书.

岂止“著作等身”

渊博的学识和不懈的努力使阿西莫夫作品的数量迅速上升,并使他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褒奖.他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每天至少写作8小时,有时甚至整个星期都坐在打字机旁.一年之内,他往往能推出10部或更多的著作.在阿西莫夫逝世前不久,当每年修订一次的美国《名人录》征集有关他的条目时,他自述已出版过467部著作.

他本人还作过这样一个统计:从1950年出版第一本书《天上的小石子》(长篇科幻小说)算起,他花了237个月、近20年的时间,于1969年写完他的头100本书;往后至1979年3月,他用113个月、近9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他的第二个100本书;而当他在1984年12月写完他的第三个100本书时,只花了69个月的时间;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以后8年左右的岁月里,他以更惊人的速度写了近200本书.

阿西莫夫的所有作品垒起来会有多高?目前尚没有人做过计算.不过按照阿西莫夫著作中文本的第一个译者林自新先生的说法,阿西莫夫岂止“著作等身”,肯定是“著作超身”了,而且极有可能打破吉尼斯纪录.在其自传《我,阿西莫夫》中附录的作品分类就有:科学总论24种,数学7种,天文学68种,地球科学11种,化学和生物化学16种,物理学22种,生物学17种,科学小品40集,历史19种,文学10种,谈圣经的7种,幽默与讽刺9种,自传3卷,科幻随笔2集,长篇科幻小说38部,科学探案2部,科幻小小说与短篇科幻故事33集,趣味短篇故事1集,短篇科学探案故事2集,以及由他主编的科幻故事118集.

科学世界的出色“导游”

巨大的成就使阿西莫夫成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卡尔·萨根在谈到阿西莫夫时指出:“在这个科技的世纪,我们需要一位在科学和公众之间起联系作用的人物,没有一个人能够把这项工作做得像阿西莫夫那样出色,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讲解员.”

是的,阿西莫夫对科学有着精深的理解,对科学的本质有着深遂的洞察力.他不仅通晓现代科学的许多前沿课题,而且也非常熟悉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再深奥的科学知识,一经他的妙笔点缀,读来便毫无生硬之感.

请看《台球》中他对于极其抽象的物理学上的所谓”两场论”的描述:“请把宇宙想象为一块又平又薄、柔韧性极强、不会碎裂的橡胶板.如果我们把质量这个概念同地球表面上的重量概念联系起来,就可以想到质量会使橡胶板形成凹陷.质量越大,凹陷越深”.

再请看他在《无穷之路》一书中对“黑洞”的精彩描绘:“阿西莫夫的体重是74.8公斤,假如阿西莫夫被压缩成一个黑洞,那么他的直径就只有2.22×10-25米”.

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内容的广泛性与叙述的逻辑性有着完美的统一.他能在极其广阔的知识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写作的主线,从而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科学性与通俗性也有着高度的统一.他经常在书的开头,甚至在序言中,就提出种种引人入胜的问题,从而能在一开始就从心理上抓住读者;紧接着的展开部分叙述之生动更不待言,结尾部分则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余韵无穷.阿西莫夫的许多作品又是现代性与历史感高度统一的典范,血肉饱满的科学过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读物兼具普及功能与学术价值.

更令人惊叹的是,阿西莫夫似乎从未有过写不下去的时候,他常常能够迅速地从一个主题转到另外一个主题,而且乐此不疲.这也是他创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种“施教能力”,总能直截了当地说明事物,准确无误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从而创立了自己友好、坦诚地直接诉诸读者的风格.

对于中国的科普作家来说,阿西莫夫是大有值得研究与借鉴之处的.我跟国内翻译阿西莫夫作品数量最多的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探讨过这个问题.例如,阿西莫夫乃生物化学家出身,何以能涉足自然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又何以能写出数以百计的优秀科普书籍和数以千计的科普文章?再如,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几乎不必借助于插图,单凭文字的力量就能把科学上许多相当抽象、复杂的概念和问题讲得清清楚楚.这在科普书林中,堪称独树一帜;而从我国国情、尤其是当前出版、印刷事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来看,科普书籍以文字为本、而不过分倚重大批精美彩照或豪华插图乃是非常可取的.他山之石可攻玉,我们倘能从阿西莫夫的作品中得到某种启示,则不亦美乎?

富有远见的幻想家

阿西莫夫拥有科学家、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3种头衔,但以科幻作家最负盛名.他的科幻小说大致可分成“机器人”、“未来史系列”和“科幻侦探小说”3大类,其中以“机器人为题材的科幻小说最为出色.早在20世纪40年代,在科学界远未研制成机器人之时,阿西莫夫就在他的机器人系列小说中,富有远见地预言了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以及机器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

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在人遭受伤害时袖手旁观;第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第三,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保护行为与上述两定律相抵触.这3条定律明确规定了人与机器人的主从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几十年来已成为公认的研制和使用机器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们被编成程序,输入机器人的“大脑”中.

阿西莫夫自称是科幻小说中“属于比较认真的那一派”,他强调作品的科学性,反对粗制滥造和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他的科幻作品不仅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预测基础之上,而且还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真正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帮助人们扩大视野,创造性地思索未来,向未知的领域延伸、拓展.

阿西莫夫无疑也是一位卓越的人文学者,他把科学看作是地球上伟大而统一的原则.他利用科幻小说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促使人们去考虑人类与科技、历史等各方面的联系,考虑人类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阿西莫夫还是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位先行者,是“理性、科学和怀疑论的卫士”,也就是反对伪科学、超自然现象和宗教迷信的先锋斗士.他以自己的著作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解惑释疑的工作.

“如果不这样做,我就会死去”

阿西莫夫对写作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情,他的职业是写作,“业余爱好”还是写作,写作就是他的生命,“……我不为别的,只为写作而活着.”1985年,法国《解放》杂志出版了一部题为《您为什么写作?》的专集,收有各国名作家400人的笔答.其中阿西莫夫的回答是:“我写作的原因,如同呼吸一样;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就会死去.”

对于阿西莫夫成为“写作狂”或“写作机器”的根源,有种种猜测和说法.除了兴趣的因素外,阿西莫夫自己认为,只有以如此有序的方式从事写作才能向自己证明,自己是在做一项“正当的工作”.从本质上说,这是他表明自己像父亲多年辛勤工作经营的杂货店那样努力地工作的唯一方式.也正是这强大的工作信念,使他如此在乎著书数量,并时刻被一种危机感所驱使.而阿西莫夫的传记作者米歇尔·怀特指出:家庭背景和儿时经历对阿西莫夫写作生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寻常,打小又受到严格的管教,再加上从小就承担起家中的一些责任,使得阿西莫夫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即便他已经功成名就、无须为钱发愁的时候,年少时就根植于他心中的对贫穷的恐惧一直还困扰着他.“所有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将阿西莫夫塑造成了后来那个自觉、自律、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的工作狂.在他的一生中,停止写作几乎能够给他带来生理上的痛苦.”

他的惊人的著书量甚至还被写入了一部科幻作品中.这部名为《效仿》的小说有一段对话这样挖苦阿西莫夫道:“‘你看过阿西莫夫早期创作的亲犹太人诗作吗?《犹太人被放逐前》,就是他在2000多年前写的那部作品?’‘我只听说过那个指导编撰了《阿西莫夫的银河百科全书》的阿西莫夫,这个书名也太狂妄了……什么?所有的5000册都是他写的?’‘是的,他是个工作狂.这可怜的家伙,没有别的事干.’”

不过,阿西莫夫付出的代价也不小.长年累月地坐在打字机前对身体自然不利,而且连正常的天伦之乐也难得享受.他第一次婚姻的破裂,也多少与此相关.1969年,他在自己的第100本书《作品第100》的引言中写道:“给一位写作成瘾的作家当老婆,这种命运比死还悲惨.因为你的丈夫虽然身在家中,却经常魂不守舍.再没有比这种结合更悲惨的了.”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认识宇宙万物的书,大到宇宙天体的形成,中到细胞、微生物、人类和其它地球动植物,小到夸克、中微子、粒子、量子、原子,囊括众多。宇宙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古生物学、气候学、地质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在这里交融、穿插和切换。所谓的学科,在本质上不过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人为划分而已。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不断探索自然的科学史。在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上,多领域的科学家从不同角度前仆后继,凭借他们的天才和热情,最终将一些谜团一点点解开,比如经典力学、电磁学,比如对遗传物质的认知,地球年龄的测定等等,很多问题都是近一两个世纪甚至近几十年才弄清楚。一些谜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基因编辑、宇宙恐龙灭绝原因等。更多的谜团至今我们无法解开,比如生命的起源细节、气候的演变史、冰期间冰期的划分、宇宙组成等等,因为距离我们的时空太远,也因为缺少化石和证据,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得到确凿的结论。在这部科学史中,众多的科学家在作者生动的笔墨中一个个活生生地向我们走来,他们或高尚或自私,或狂傲或朴实,或盛气凌人或谨小慎微,或追求名利或淡漠纯真,他们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怪癖和小心眼,但他们都对自然界的问题有着强烈的兴趣,有着解决问题的执着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推动着西方自然科学在近几百年来的快速发展。 

本质上,这是一本宏大的科普书。我们不但从书中可以了解到宇宙的奇点、大爆炸理论、天体运行规律、黑洞、暗物质;了解到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二者无法统一模式的矛盾;了解到超级对撞机、大陆漂移、陨石撞击地球、海洋的作用、冰期间冰期、微生物的作用、化石的形成、生物的灭绝,还能了解到细胞的形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演变,等等。作者用了极为直观的比喻,生动的描述,让这些看似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而且文笔极其幽默,让人不时会心一笑。比如,在解释爱因斯坦著名等式E=mc2时,作者写道:“如果你是个普通个子的成人,你那不起眼的躯体里包含这不少于7*108焦耳的潜能——爆炸的威力足足抵得上30颗氢弹,要是你知道怎么释放它,而且确实愿意这么做的话”。比如对碳原子性质的描述,作者是这样写的:“碳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知羞耻地与别的元素都混得来,紧紧搂住不放,结成了称心如意而又极为牢固的分子康茄舞伴——大自然创建蛋白质和DNA的奥秘就在这里”。再比如,本书对人类出现的时间做了极为精彩的描述:如果把地球45亿年的历史压缩成普通的一天,那么第一批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大约出现在上午4点钟,之后的16个小时里没有多大进展。直到晚上8点30分,一天已经过去六分之五的时候,出现了微生物,之后出现了第一批海生植物、第一批水木以及埃迪亚卡拉动物群。晚上9点4分,三叶虫登场,接着出场的是布尔吉斯页岩中的那些形状美观的动物。快到10点的时候,植物开始出现在大地上。在这一天还剩下不到两小时的时候。第一批陆生动物出现了。由于10分钟左右的好天气,到10点24分,地球上已经覆盖这大森林(它们的残留物变成了我们的煤)。第一批有翼的昆虫出现了。晚上11点刚过,恐龙迈着缓慢的脚步登上了舞台,支配世界三刻钟左右。午夜前20分钟,它们消失了,哺乳动物的时代开始了。人类在午夜前1分17秒出现。

阅读本书,除了获得一些科普知识外,还促进了我的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人类对科学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很好地为佛学理论提供了证据。(1)原子理论为“空相”“无我”提供了科学解释。本书在序言中提到:“几万亿个游离原子不得不以某种方式聚集在一起,以复杂而又奇特的方式创造了你”“组成你的原子其实对你并不在乎——实际上甚至不知道你在哪里。它们实际上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它们毕竟是没有头脑的粒子,连自己也没有生命。要是你拿起一把镊子,把原子一个一个从你的身上夹下来,你就会变成一大堆细微的原子尘土,其中哪个原子也从未有过生命,而它们又都曾是你的组成部分。在你的生存期,他们都担负着同一个任务:使你成为你。”就是说,万物是什么呢?如果你拿一把超级放大镜看的话,就是一个个的原子而已,每个原子都是由小得不能再小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高速旋转形成的,每个原子放大了都是空空如也。这其实就是所谓“色即是空”最好的解释。就像将电视屏幕上的图像不断放大,你将看到的不是图像,而是由像素组成的马赛克。(2)遗传物质理论为大乘佛教提供了科学的注解。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的结合产生,而如果没有父母的父母,也不会有我们。以此类推,我们的出生需要父母的父母的父母。按照本书的统计,仅上溯到8代以前,我们有赖出生的人已超过250个,到20代以前,祖先数目增加到1048567个,到30代以前,影响我们出生的祖先数就已超过10亿,到64代之前,也就是古罗马时期,决定我们存在的祖先数将达到10亿亿,这个数目是曾经在地球生存过的人的总数的几千倍。照此计算的话,我们真的都是一家人,这正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重要区别。(3)关于“轮回转世”。本书提到,“原子还不可思议地长寿。”“你身上的每个原子肯定已经穿越几个恒星,曾是上百万种生物的组成部分,然后才成为了你。”“我们每个人身上多达10亿个原子——原先很可能是莎士比亚身上的原子,释迦摩尼、成吉思汗、贝多芬以及其它你点得出的历史任务又每人贡献10亿个原子。”书中也指出,“我们都是别人转世化身来的”“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原子就会天各一方,去别处寻找新的用武之地——成为一片叶子或别的人体或一滴露水的组成部分”。(4)本书提到的光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量子纠缠等理论为佛学中的“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原子中的电子的运动轨迹不是象行星那样的轨道,而是像电扇叶片,好像同时在每个地方,想要填满轨道的每一个空间。在粒子世界里,“一个粒子可以在几万亿公里以外立即影响另一个粒子”,这其实就是“量子纠缠”的概念。书中还明确提到,“即便是意念也会对基因的工作方式产生影响”。量子的这些特性对“意识”的解释提供了新思路。

第二,我们人类一直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当前,我们的 首要 危机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也是马斯克开启火星之旅的原始动因。书中对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毁灭性场景后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样的灾难随时都会降临地球,而我们无法提前预警。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假装不知道这回事。 其次, 病毒与细菌给我们带来的危机我们正在经历。在20亿年的时间里,细菌是唯一的生命形式。“从遗传物质的角度说,细菌已经成为一种超级生物——又小,又分散,但又不可战胜。” 科学家可以使西伯利亚冻土里冻结了300万年的细菌恢复生机。“这是它们(细菌)的行星,我们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它们允许我们在这里。”尽管“没有它们,我们一天也活不下去”,但许多细菌会让我们致命。同时,病毒造成的致命流行病让我们无法控制又猝不及防。当前的新冠病毒造成的全球状况谁也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还有, 火山和地震带给我们的危机随时可能发生。黄石公园就是一座超级大活火山,正处于活跃期,它什么时候大规模喷发谁也无法预料。而一旦喷发,给地球带来的后果将不仅仅限于美国和北美,持续影响地球的时间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此外, 历史上的多次动物灭绝,到现在我们都不清楚真正原因。我们了解的是,地球上的海洋和森林,通过水、碳等循环,成功地挽救了地球自我毁灭的命运。而我们的人类行为,正在朝着毁灭地球的方向加速前进。尤其是对海洋,我们知之甚少,比想象的还要少得多,但早在我们开始认识它之前就已经被我们破坏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未经处理的垃圾、大量灭绝的海洋生物,对海洋造成的大范围和长时间的负面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无法消除和弥补!

第三,生物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太阳当前的燃烧旺度比太阳系形成之初增强了25%,而地球并没有被烧毁,就是因为地球上的生命,尤其是那些小小的海洋生物,它们在碳循环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随着雨水降落的时候,无数万亿个小小的海洋生物就将这些温室气体固化,并随着它们的死亡掉入海底形成灰岩,经过几百万年的积累,最终可以形成像英国多佛尔的白垩海岸这样神奇的景观。了解了这些,就知道人类对动植物的破坏会对地球环境造成多么巨大的影响。

第四,人类的出现是极其小概率的偶然事件。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产生是进化的必然结果,生命的演化必然是由低级向高级。事实上,我们人类的出现何其偶然,何其幸运!换句话说,如果地球上的生命再重新演化一次的话,未必会有人类产生。如果我们从微观的层面看,就能很好地理解这种偶然性。生命的出现首先是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不断聚合,形成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最后形成有机体。无机物可以在原始自然条件下通过闪电、陨石等因素合成氨基酸,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可能性却微乎其微。按照书中的数据,一个比较短的由146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血红蛋白,其排列方式就有10190种可能性,因此在自然条件下,要形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可能性只有1/10190,更何况人体有几十万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分子需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并且还要形成遗传物质DNA将这些传下去,最后还要将这些众多功能的分子用膜包起来形成细胞,这样的可能性又有多小呢?这些功能不同的有机物在细胞内是怎样组建一座巨大的工厂,怎么繁忙而有条不紊地产生我们所需要的各种生物能,其中的奥妙至今无人知晓。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如果在以上蛋白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正好遇到冰期,遇到太阳耀斑,遇到火山地震,遇到各种各样毁灭性的情况,那人类应该也是产生不了的了。

本书尽管出版于16年前,但依旧是科普的经典之作。作者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显然极为广泛而深刻,写起来才能如此游刃有余、深入浅出。16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在脑科学、基因生物工程、量子力学方面的研究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射电望远镜等技术的发展,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多。

目前,各个领域出版的简史很多。有关宇宙部分的描述可以参考《宇宙简史》《时间简史》等,对宇宙起源、大爆炸、相对论、暗物质等给出了更详细的阐述。《哲学简史》从世界本源的角度对自然科学进行梳理,可作为本书自然科学发展部分的补充。《人类简史》《自私的基因》《钢铁、枪炮和细菌》等书可以补充本书在人类进化与演变、生物灭绝、基因遗传等方面的内容。《生命3.0》《人类的未来》等书对脑机接口、宇宙开发和移民等最新技术发展进行了描述,让人产生科技无所不能的幻觉。同时,本书作者最近也出版了新书《人体简史》,值得期待。

(2021年2月)

读书笔记 人文 自然 科学方面都可以

人文素养读书笔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教育开始热烈的关切起来,新的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在“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里,反复提到“语文素养”,更促成了人们对“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深入研究,做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但由于这些论述多是各自为政,尚未形成统一的见识,各种论述的侧重面或着眼点及论述角度都不尽相同,导致阅读者越读越糊涂。

联系目前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中,不乏对张扬学生个性的呼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的精神枷锁,教育就是要回归个性教育,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体能力。建构主义只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个体建构才有价值,多元智能理论也是大力倡导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体能动性、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潜能。对这些认识、理解的评价,不是我辈之所能及,但联系教育的本质以及有关“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史,这里也想做一个肤浅的梳理。

我们今天所谈的“人文精神”,其实距离“人文精神”的本义相去甚远。一开始,“人文精神”是与神学精神对举的概念。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特别是后来以莱辛、赫德尔、康德、席勒、歌德为核心的新人文主义者,针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大力崇尚人的自由,认为人必须获得个人的完美发展,“人文主义教育”就是以希腊、罗马等古典文化为载体,采取与人性相统一、使人身心愉悦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达到真善美的统一、“灵与肉”的一致。这里的“人”,是指具有独立的自由个性的人,“文”,是指与人的自由个性、独立尊严相一致的学问,即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这种提倡个性张扬的观点恰好与我们当今素质教育中“个性”发挥相吻合。其实,对这场“狂飙运动”的问题,黑格尔早在两个世纪以前就指出了其严重的缺陷,事隔一个世纪,杜威也站在黑格尔的立场上,指出个性尊严也要有集体主义制度的约束,甚至说:“和制度相比,个人没有精神的权利,个人的发展和教养在于对现存制度的精神的恭顺与同化”。这就睿智的指明了,个性的尊严,与集体制度相比,更具有一种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权威性,它对个人有不可商量的制约、教育作用。我们今天重提个性教育,似乎回到了“人文主义者”的老路上去了,并且,无独有偶,其中同样缠上了“人文精神”。可是,我们今天的所谓“人文精神”却没有“狂飙运动”时期“人文”的概念分明。

进入二十世纪,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的工作方式,意识形态也产生了个人必须服从社会的主张,社会本位思潮泛起,这就是所谓的“个体社会化”。相应的在教育范围内,人们也超越抽象的“个体”人性的狭隘视野,把教育置于具体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考量,认识到教育必须为实现“个体社会化”做出反应。由于人们往往在提倡某一主张时,总是容易犯一种厚此薄彼的错误,正如我们今天的提倡对话式教育就似乎要否定教师的讲解一样,一提交通秩序就来个大街上“压死白压”,而一提“人性化,却又来个即使在高速路上压死人司机也要负责一样,“个体社会化”的过分张扬,又直接导致了对“个体人性”漠视,于是,舆论又开始回过头来重提“人文精神”了。其实,“个体社会化”在历经“人文主义”洗礼的西欧国家,是不与“个体人性”相冲突的,如纳托普、迪尔凯姆等人就认为,人的个性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社会交往中,才能得到健全发展。只是在未经“人文主义”洗礼的国家(如我国),却把它们对立了起来,把与古典人文个性有区别的讨论人文精神与社会精神的关系人文学科,称为“社会科学”、“社会学科”,有时也提“人文科学”,但这是基本与“社会科学”同义的。

现在我们就有基础来清理一下课标中的“人文性”与“人文素养”的概念问题了。如果把这里的“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文精神”的话,那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取决于一种学科是否体现“人文精神”,或说“人文性”。现在的“人文性”不可能再去仅仅拣起古典“个性”的一套,甚至于大有在论及“人文性”的时候却把“个性”忘却在外的倾向,谈“个性”而只谈个性,谈“人文”而只谈人文。在谈“人文”的时候,又是概念非常模糊的,时而同“自然”对举,时而同“科学”对举,与“人文科学”也缠夹不清,界限不明。我想,我们现在不妨这样理解,一门学科,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要看该门学科是否体现“人文精神”。从这个角度出发,“自然科学”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样体现了人文情怀,而科学技术中,科学家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精神,以及他们那理性的逻辑思考,都具有“人文主义”者们崇尚的与“神性”对举的“人性”精神。

值得说明的是,今天人们对学生以及公民的“德育”教育,也被赋予了人文含义,但是,至于“人文精神”在“德育”教育中,到底分量多大,也是一个仁智各见、此消彼长的局面。联系上文对各种概念的梳理,我想把它们当做这样一种关系进行处理:“德育”,应该包括“人文(个性)精神”、“社会精神”、“科学精神”在内。

自然科学史选修课学习笔记

我推荐几个题材,你看看哪里感兴趣,就写点心得即可。

1、古希腊诸贤对科学萌芽所起的作用,比如泰勒斯对“水”是万物之源的阐述,使得人类开始从物质本身而不是神灵世界中寻求解释。

2、近代科学革命。从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直到牛顿,对人类自然观的影响,甚至再写到爱氏的相对论。

3、科学思想对社会的影响,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建议你搜索一些高级科普书的书评,就知道如何下笔了。祝好

自然科学书籍笔记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