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书籍正文

文艺书籍封面设计图片(文艺书籍封面设计图片大全)

admin 哲学书籍 2023-01-03 04:21:37 0

陶元庆的书籍装帧

在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史上,采用新颖的图案装饰作为新文艺书籍的封面设计,陶元庆是第一人。而他又是在鲁迅先生的热情鼓励支持下进行大胆创新的。

“未名社”出版了鲁迅翻译《苦闷的象征》,陶元庆在设计封面时,用一个在压抑中拼命挣扎的半裸的妇人人体形象为主体,通过这个披着波浪似的黑发、用脚趾夹着钗的柄、又用温柔的嘴和舌舔着这染了血的武器的尖头的妇人,用那略带恐怖的情景和暗藏着无限的悲哀的画面表达所谓“苦闷的象征”,画面还用了黑、白、灰、红等彼此相衬的色彩和郁悒的线条,这样来深刻地表现主题,鲁迅以为这样处理“使这书披上了凄艳的新装”,许钦文更认为它“首创了新文艺书籍的封面画”,而“五四”新文学书籍以图案为封面的则始于此书。这本书初版时因经费所限,封面用单色印成,鲁迅觉得过意不去,于是待初版售完后,以版税作为再版时的补充经费,并将封面由单色还原为复色,视觉效果也更加强烈了,于是这本书的两个版本,因为有不同色彩的封面而成为收藏家的珍品,以至被称为是“人间妙品”。

另一幅《彷徨》的封面,陶元庆用橙红色为底色,配以黑色的装饰人物和傍晚的太阳,上下两段横线,简练地概括了画面的空间,而人物的动作似坐又似行,满幅画面被紧张的情绪所包围,将“彷徨”表现得恰到好处,又耐人寻味。鲁迅称赞说:“《彷徨》的书面实在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可是当时有的人却看不懂那寓意,以为陶元庆居然连太阳都没有画圆,陶元庆只好愤愤地说:“我真佩服,竟还有人以为我是连两脚规也不会用的!”

《彷徨》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收录了鲁迅在1924-1925年间所写的短篇小说十一篇,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大家庭》《高老夫子》《兄弟》《伤逝》等。作品以”表现得深切”、”格式的特别”开创了小说现代化的特征。鲁迅的伟大人格、深邃思想、强烈忧愤、崇高情怀、精湛艺术都凝聚其中。在鲁迅之前,中国小说史上还没有真正塑造农民形象的作品。鲁迅的最真情始终倾注在农民身上,但他更重于挖掘旧中国农民的精神残疾和国民性格中的奴性。这在《访煌》中也有深刻的体现。

陶元庆还为鲁迅设计了《出了象牙之塔》、《工人绥惠略夫》、《中国小说史略》、《唐宋传奇集》、《坟》、《朝花夕拾》等,其中《唐宋传奇集》封面素朴静穆,古风悠然,画中人物、马车、旗幡,排列有序,意趣高远,这种用写意的手法表达性情则是他艺术特色之一。

《坟》,鲁迅邀请他设计封面时说:“我的意思是只要和‘坟’的意义绝无关系的装饰就好”,陶元庆遂在创作封面时便用一种包含着死的气息的画面营造构图,把棺椁与坟相排列,强烈传达出鲁迅作品的寓意。

书籍封面的图片和色彩应该怎样设计?

一本书的封面除了文字以后,适当插入一些图片,并且配上漂亮的色彩,能为封面的可观赏性增加极大的筹码。搭配的好直接影响封面的美感

图片设计:

封面的图片以其直观、明确、视觉冲击力强、易与读者产生共鸣的特点,成为设计要素中重要部分。图片的内容丰富多彩,最常见的是人物、动物、植物、自然风光,以及一切人类活动的产物。

图片是书籍封面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往往在画面中占很大面积,成为视觉中心,所以图片设计尤为重要。一般青年杂志、女性杂志均为休闲类书刊,它的标准是大众审美,通常选择当红影视歌星、模特的图片做封面;科普刊物选图的标准是知识性,常选用与大自然有关的、先进科技成果的图片;而体育杂志则选择体坛名将及竞技场面图片;新闻杂志选择新闻人物和有关场面,它的标准既不是年青美貌,也不是科学知识,而是新闻价值;摄影、美术刊物的封面选择优秀摄影和艺术作品,它的标准是艺术价值。

色彩设计:

封面的色彩处理是设计是重要一关。得体的色彩表现和艺术处理,能在读者的视觉中产生夺目的效果。色彩的运用要考虑内容的需要,用不同色彩对比的效果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思想。在对比中求统一协调,以间色互相配置为宜,使对比色统一于协调之中。书名的色彩运用在封面上要有一定的分量,纯度如不够,就不能产生显著夺目的效果。另外除了绘画色彩用于封面外,还可用装饰性的色彩表现。文艺书封面的色彩不一定适用教科书,教科书、理论著作的封面色彩就不适合儿童读物。要辩证地看待色彩的含义,不能形而上学地使用。

一般来说设计幼儿刊物的色彩,要针对幼儿娇嫩、单纯、天真、可爱的特点,色调往往处理成高调,减弱各种对比的力度,强调柔和的感觉;女性书刊的色调可以根据女性的特征,选择温柔、妩媚、典雅的色彩系列;体育杂志的色彩则强调刺激、对比、追求色彩的冲击力;而艺术类杂志的色彩就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有深度,切忌轻浮、媚俗;科普书刊的色彩可以强调神秘感;时装杂志的色彩要新潮,富有个性;专业性学术杂志的色彩要端庄、严肃、高雅,体现权威感,不宜强调高纯度的色相对比。

色彩配置上除了协调外,还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关系,包括色相、纯度、明度对比。封面上没有色相冷暖对比,就会感到缺乏生气;封面上没有明度深浅对比,就会感到沉闷而透不过气来;封面上没有纯度鲜明对比,就会感到古旧和平俗。我们要在封面色彩设计中掌握住明度、纯度、色相的关系,同时用这三者关系去认识和寻找封面上产生弊端的缘由,以便提高色彩修养。

上面谈了图片和色彩的设计规则,针对不同的书,灵活运用基本方法,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封面,让读者一见钟情,爱不释手。

书籍装帧的风格

1、书籍装帧是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潢设计工作。又称书籍艺术。书籍装帧是在书籍生产过程中将材料和工艺、思想和艺术、外观和内容、局部和整体等组成和谐、美观的整体艺术。

2、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造型设计的总称。一般包括选择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设计版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

3、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扩展资料:

一、设计原则

有效而恰当地反映书籍的内容、特色和著译者的意图。符合读者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需要,还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欣赏习惯,并体现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符合当代的技术和购买能力。

二、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儿童类书籍

形式较为活泼,在设计时多采用儿童插图作为主要图形,再配以活泼稚拙的文字,来构成书籍封面。

2、画册类书籍

开本一般接近正方形,常用12开、24开等,便于安排图片。常用的设计手法是,选用画册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再配以文字。

3、文化类书籍

较为庄重,在设计时,多采用内文中的重要图片作为封面的主要图形,文字的字体也较为庄重,多用黑体或宋体;整体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较低,视觉效果沉稳,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

4、丛书类书籍

整套丛书设计手法一致,每册书根据介绍的种类不同,更换书名和主要图形。这一般是成套书籍封面的常用设计手法。

5、工具类图书

一般比较厚,而且经常使用,因此在设计时,防止磨损多用硬书皮;封面图文设计较为严谨、工整,有较强的秩序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籍装帧

文艺书籍封面设计图片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