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书籍正文

读书分享会分享书籍(读书分享会分享的书)

admin 中医书籍 2023-02-11 21:48:11 0

【干货】读书会上,书友都分享了哪些“管理类”好书?

中秋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和一群书友们在一起度过了美好的一个下午,交流读到好书的心得,一起学习制作多肉花艺。书友们奉献了很多思想干货。

每个人无论看书多少、职位高低,都或多或少的受限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在看待事物的时候都会习惯从自己的主观出发。

交流和分享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掌握思辨的能力, 学会“多一种思考方式” 。同时也能锻炼我们的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这一期的主题是讨论和“经营管理”有关的书籍,书友们分享的经营管理涵盖非常广的范围,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从个人管理、目标管理、家庭经营、情绪管理、时间管理、旅行管理到企业管理……

书友们推荐的书籍分享:

【书评】

村上春树作为一个作家,本书叙述了他从一个刚刚起步的业余爱好者,如何经过设定目标、科学精确的计划,而成为了一个职业马拉松运动员。 村上通过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虽然最初不是专业人士,但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安排,坚持不懈的努力,都可以在某一个领域比肩专业人士。

他给自己定义一个明确的目标,具备明确的个人分析和优势战略聚焦。书中介绍了怎么规划跑步以及跑步的过程,详细、科学且合理的计划;有阶段性且有毅力的个人管理,实干型且坚韧的执行力。

在跑步这件事情上,村上有极为科学的管理方法:

1)目标设定:

作为一个作家,身体的消耗是极大的,必须加强体质锻炼和身体管理,令身体素质更好的匹配他的创作寿命。明确的目标是我们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最大驱动力。

2)过程管理:

极为科学的跑步安排:如科学的饮食规划,逐渐递加的里程计划,每周有严格的里程规定,下雨天的替代训练计划等……

3)情绪管理:

村上曾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多地跑步,每个地方的环境对于跑者的心情都有很大的影响,村上运用科学的选择音乐的方式,注重平衡和调节,在跑步的过程中为自己创造“沉浸式”的空间。

作为日本文坛的常青树,村上春树跑马拉松,既不是为了搏人眼球,也不是为了在朋友圈被人点赞,他有极为明确的目标和严格科学的过程管理。

我们有些朋友都有跑步或者健身的习惯,但是我们发觉坚持是最困难的事情。由内心真正的目标驱动,是我们可以坚持下去的理由。坚持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为之付出努力,像村上春树那样,从文学家成为了马拉松选手,成为多一个版本的“斜杠青年”。

【书评】

有两位书友分享了麦肯锡系列的书籍,《麦肯锡工作法》和《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

麦肯锡这个系列的书籍,提供了大量、实用的管理分析工具。管理者经常要面对困境、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要从了解一个问题的实质入手。

麦肯锡提供了一系列的思维方式和管理工具,帮助管理者培养发现问题的敏锐思维,和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分析宏观和微观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两位书友感觉阅读麦肯锡的书籍对于不是做管理咨询的人来说略感吃力。 但两位书友都提出了“走出舒适区”阅读的理念。 我们阅读是以兴趣开头,缺乏兴趣很难坚持下去。兴趣和良好的文字技巧、翻译技巧是促使我们愿意继续阅读下去的保障。

在达到一定的“量”,而从量变走向质变以后,可以尝试去读那些不在舒适区以内的书籍,也就是对我们而言有挑战的书籍,踏入全新的领域,可以更快的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同时培养更深入的阅读思维。

【书评】

稻盛和夫先生的管理哲学非常独特,常常善于用简单的句子揭示管理的深刻含义,并且他非常注重“人”的管理。

能力是我们普通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描述的办事能力、智商等指标。其中“思维方式”是含义很广的综合指标,包括一个人的个性、世界观、看事物的角度、价值观等,可以理解为我们一般所说的“软实力”。

我们发现很多的成功人士,并不一定是在智商方面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并且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智商和普通处理事情的能力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雾满拦江曾写过一篇文章,谈到智商并非一成不变的,通过自己的行为,或努力或懒惰,智商也会有提高或者降低的变化。

在对待工作的热情和思维方式这些软实力上,每个人可以通过学习、实践积累去提升的。思辨能力、多角度思考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甚至是对待职业的态度、对待他人的善意……等等软实力,成为了竞争中的核心因素。

【书评】

虽然书友并不都是创业者,但是在众多管理书籍中我还是选择了这一本。

去年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作者在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人员管理上的智慧就让我收获很多。

再读的时候,我的角色发生了转换,成为了一名苦逼的创业者,对于作者毫不掩饰的坦承自己在创业路上的软弱、胆怯、绝望、苦逼的像狗,同时对于自己做错的决定、坦白承认“是我无能”的这种心态有了更多的共鸣。

国内的企业家多数喜欢粉饰太平,明明苦逼到明天就发不出工资了,今天还要和员工说形势大好。不敢于直面困境,也不愿意承认这是因为自己的战略失误而造成的结果。错失了很多群策群力的宝贵机会。

认为一名企业创始人、一名管理者,首先需要管理的是人,即包含了人才的选拔、激励、培训、管理,也包括了管理者自己的清醒定位和管理:不回避问题、不逃避责任,勇气、能力和信念的管理。

虽然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创业者,但如果能换个角度,站在老板、董事长、CEO的角度去看待工作中的问题,培养这样的思维能力,高度不同、眼界也会有所不同。

【书评】

吉姆·罗杰斯,带着比自己小一半年龄的女朋友,骑着宝马摩托车,在90年代,环游世界。正因为不是搭乘飞机、不是跟随旅行团,而是采用了骑摩托这种最接地气的方式,让吉姆在游历每个国家的时候,得以近距离的观察每个国家、每个城市的经济状况。

在北京,他感受到了中国的剧变,从黑市美金交易上看到了投资机会;在南美,他发现当时的乌拉圭就像欧洲的瑞士,成为了金融活跃的区域,看到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机会。

我们常说提升眼界和格局有几个方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旅行也被认为是开拓眼界的最佳方式。分享这本书的姐姐是一个有接近20年的老牌背包客、几乎走遍全球的资深驴友,她提出的旅行管理思路非常令人深思:

深度旅行:

吉姆·罗杰斯如果不是采用骑摩托的方法,他的投资收获也许要少得多。深度旅行让我们有机会去和当地人深度交流,了解当地风俗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能用深度旅行的思维方式来规划和管理的旅行,将会在开阔视野、培养洞察力等方面有更大的提升。

【书评】

人类社会离不开沟通,每天我们需要和上下级沟通、和伴侣、孩子、家人沟通,和朋友沟通。但是对比人类思维指数级的迅速发展,我们使用的沟通工具-语言,在进化变革的速度上还跟不上。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工具、体系来管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在日常生活沟通中,少一点语言暴力。

情绪管理也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语言之所以会充满暴力在于我们无法很好的管理我们的情绪,才会在对最亲的人说话的时候怒气冲冲;在职场中无法将压力转移,变成了抱怨和不满……

运用书中作者提供的工具,可以更好的管理我们的沟通过程中的情绪,去理解双方的差异,使沟通更加的高效。

【书评】

本田汽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讲述他如何从最底层的学徒,到缔造世界一流企业,分享了日本独特的“匠人之道”。

“匠人精神”和德国工业制造精神,是近年来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去热烈讨论的话题。这背后,恰恰反映出了整个社会的浮躁心理。 日本的“匠人文化”,是从点滴小事做起,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深入,讲求对细节极致追求和把控。

反观目前国内为什么要大谈“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在中国是否具备土壤?大家谈到目前国内的创业和经营氛围非常浮躁,这种对于成功、财富的快速追求和极度渴望恰恰反映出了一个国家国民的不安全感。

在日本、德国,也许有几代人经营一个生意,做到非常的专业精深的态度,是因为这个国家氛围、企业经营的环境要相对更成熟,而普通人对生活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才可以心无旁骛的去进行深度研究。

而在现在的中国,从社会氛围到经营理念都没有给经营者或者个人营造这样一种钻研的”安全氛围“。快速奔跑、快速成长仍然是我们现今社会的主旋律。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的还有医疗、教育、保险和养老的问题,福利体系的不完备,让人们除了靠自己多挣钱,别无他法。

书友分享了一个关于骆驼和兔子的管理理论 :外资企业因为经营环境良好、管理水平较高,更像骆驼,他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储蓄,几天不吃不喝也可以。他们注重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

而中国企业需要速度和利润,就像兔子,无法和骆驼一样存储食物,必须一边跑一边找食物,否则就会饿死。在管理上如果盲目的用管骆驼的方法来管理兔子,兔子一定会饿死。

“匠人"精神听起来很美,在这个土壤上是否能做到先不饿死,再来谈精进?初创企业要过了一个什么样的门槛之后,才能叫做脱离了”生存基本线“,可以更多的做战略聚焦?管理者面临更多的先进经验借鉴和本土文化适应的问题,就像《创业维艰》作者说的那样:没有良方,唯有实践。

从大前研一著的《思考的技术中》,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思考题:

让我们尝试提升自己的管理维度,来锻炼一下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在专业花艺老师-Perry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一把“匠人精神”-做两件很精巧的手工多肉花艺饰品。

看起来小小的花艺饰品,做起来手工复杂程度超过了大件花艺作品。大家一面感叹要做“匠人”不容易,另一方面也对这样投入的时间、精力的作品在市场上应该如何定价产生了讨论。

“匠人”在中国的土壤上要解决生存再到发展的问题,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希望在未来市场发展到一定成熟程度,可以兼收并蓄接受更多商业形态存在,而不仅仅只是把快速追求利润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

-------------------------------

有什么适合读书分享会上的书

1、第一本:《少有人走的路》

M·斯科特·派克

还记得这句很牛逼的话么,“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出自这本书啊,归根结底,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开篇就说:人生苦难重重。解释的竟如此彻底……书中有关于自律、关于爱、关于成长与信仰等内容,对成长大有帮助,值得一看!

2、第二本:《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

本书总共九章,每一章都会破除一个关于自控的错误观念,是一本偏实用型的自控力指导书籍。如何改变恶性旧习惯、培养健康新习惯、克服拖延、抓住重点、管理压力等等。因为我们的自控力非常有限,所以更应该了解自己的弱点,掌握自己的生活。

3、第三本:《月亮与六便士》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月亮是理想,是艺术;六便士是金钱,是物欲。在艺术与物欲之间,主人公斯朱兰选择了艺术。他原有着幸福的家庭,有妻子和两个孩子,这原本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可是在他和妻子婚后的第17个年头,突然放弃所有,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画画”。

从住破烂的出租屋开始,从打零工赚颜料钱开始,从别人向他施舍食物开始,从不被别人理解开始,慢慢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哪怕生前人人都觉得他是个怪人、人人都觉得他不可理喻、人人都不知道他作品的价值所在……从决定开始画画的那一刻,就把生命的价值注入到了绚烂的画布当中。也许这本书会让你知道什么是灵魂深处的孤独,也会明白什么叫为了理想与世界单打独斗。

4、第四本:《十一种孤独》

理查德·耶茨

新转学的小学生、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军人等。耶茨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

“我们都是跌跌撞撞、笨拙地努力着,在用力过猛的时候遭遇种种无视的难堪。并终其一生,要对抗那种自己为之大量乃至倾其所有地付出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巨大孤独。承认和坦白并不可耻。”

5、第五本:《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采铜

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这本书从七个方面入手讲述了如何精进,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这七个维度,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按照书中所讲,一步步去实践,以知促行,慢慢精进自我。

读书分享会推荐什么书

一、读书分享会推荐什么书:

第一本:

《月亮与六便士》

第二本:

《如何阅读一本书》

第三本:

《退步集》

第四本:

《摆渡人》

第五本:

《活着》

二、励志积极向上的书推荐一:《重新认识你自己》---克里希那穆提

人经常受限于内在的个性或外在的环境、传统及权威等,而迷失了自己。本书彻底讨论如何从内在及外在的所有束缚中解脱,为自己及生活带来彻底的革新。此生无法停止的就是对自我的探索与思考,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棒喝当头,醍醐灌顶。

如何在读书会分享一本书

读书,可以是一件私密的事儿,可以一个人孤独地读;

有时,遇到一本好书,如同“吃货”发现一道美食,

忍不住要去和大家分享,于是集结一群爱书人一起来读。

大伙儿读有大伙儿的趣味,若要去分享,

则须敞开心胸,走出书房,畅谈从书中捕捉的神韵。

随着当今阅读风尚的日渐兴盛,

促生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读书会。

读书会,也成为了许多都市文艺青年时常相聚的场所,

或是在书籍中寻找心灵的慰籍与共鸣,

或是聆听文字中传递的知识与力量,

或是在与书友们的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本文约2700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耐心读完

与其听别人说,不如自己上。

在读书会上分享一本书,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站上分享的舞台,既是对自我的挑战,去“绽放”个人魅力,也是用语言的力量去传播文化…

每场读书会的时间可能不长,你面对的听众抱有获得富有回味的期待,作为分享者的你也能因此收获更多的自我提升和书友的认可。

那么,究竟该如何分享一本书呢?在看过了数百位书友的分享后,从各种糟糕和优秀的案例里,总结出了一些“套路”,推荐给大家。

简单用一句话来归纳,可以叫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以听众的需求与期待为中心

我曾经见过不少讲者自己在讲台上说得手舞足蹈、口沫乱飞,但底下的听众却哈欠频频、刷手机不断,这种“自嗨”式的分享是要不得的。

另一种情况刚好相反,听众的反应与互动非常好,但是结束后感觉并没有留下太多收获,甚至对分享的书籍内容还没有了解,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分享也不值得提倡。

分享一本书的核心,是向听众推荐书,让听众产生阅读这本书的欲望。也就是说,你要解决听众的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我要坐在这里听你的分享这本书?”

大多数的读书会在召开之前就会发出预告,报名参加的观众是默认对这场读书会的主题或书籍感兴趣才来参加的。分享者可以提前对听众们做一个调查,看看听众的人群主要是哪些?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等,再问问大家的内心期待是什么?哪怕提前到场,与现场听众做些沟通,做些相应的准备,都有大有裨益。

当然,参与读书会的人员也许来自不同背景,水准不一,关注点有差异,需求与期待也自然不太一样,这对于分享者确实是一个难点。不过,一场阅读分享内容只要掌握了以下三个要点,那么至少可以满足“最大公约人群”的需求,那便是:有趣、有料、有爱。

有趣:读书沙龙,并不是做学术研讨,大多书友是希望在短短数小时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期待听到的是富有趣味、轻松、接地气的讲述,而非“高大上”的理论、晦涩难懂的专业词语或是复杂难懂的逻辑等等。故此,当讲者去开展一次分享,不是为了要体现(或者叫“炫耀”)自己的学识有多牛逼,而是用有趣、平实的言语去带领听众进入这本书的世界。

有料:听众在听完你的分享后能有所收获,就是这一种非常好的体验。你要将书中的一些精华要点提炼出来,或多或少的给予观众一些干货或启发,甚至能引发一些行动与改变,这会让听众更加喜欢上你的分享。

有爱:优秀的书籍,往往给人留下的不仅是一两句名言警句,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或是引发对一些对人生的思考。优秀的分享,也同样会给听众留下深深的启迪,让人暂时脱离出日常烦扰的物质生活,从心灵深处找寻力量,像是给内心中注满了爱。通过分享,打动听众的心,这也正是做读书分享的妙处。

有趣、有料、有爱,围绕听众的这些需求与期待去实现;对于不同类型书籍的分享,你若能做到三项中任意两项,就算是非常成功了。

两个基本点之一:以书为出发点

在我曾听过的一些分享中,讲者在滔滔不绝的分享结束后,听众却还不知道所推荐书籍的一些基本信息,实在是一个低级的错误。

毕竟是一场读书会,对于书籍的基本介绍是必不可少的。比如

  - 书名和副标题

  - 书的出版社或是版本(有时也十分重要)

  - 书的分类、书籍有多厚、多少字、是否有插图照片、多长时间可以读完

  - 这本书有没有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话剧?(如果有,结合一些视频资料来展示你的分享,会更有意思)

在基本信息介绍完之后,重点来了,你要对书籍的内容要有个大体的介绍。

  - 其他人的推荐词(来自书的腰封、封底、序和跋。一些好的序和跋,尤其是翻译过来的作品,都高度浓缩了该书的核心内容,总结评价了该书的核心观点,是你分享时的重要参考。当然,也可以是身边人对它的推荐)

- 书本的结构、章节、逻辑、脉络、要点与中心思想

所有这一切,你就是要说清楚这是一本什么书?

注意,这里我列出了一些阅读分享的提要,但不代表你需要全部一条条去说!好的分享,应该是行云流水一般,让人看不出有“套路”的痕迹。

两个基本点之二:以人为回归点

以书为出发点,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读书的人,因为人是书籍的主人。我们不必重复书中的每字每句,不同人对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需要你去分享个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说到底,就是谈谈人与书之间的链接,也就是你和书之间的故事。

怎么分享呢?比如:

  - 你是在怎样的情形下遇到这本书的?

  - 你花了多久读完它?

  - 在茫茫书海中,你为何选择推荐这本书?

  - 这本书里有什么打动到你的地方吗?

  - 读了这本书,你联想到什么事件,或其他的书?

  - 你自己有没有书中类似的经历或是特别的感受?

  - 你还从书中得到了什么?收获、感悟、共鸣、改变...

  - 你推荐大家怎么读?

做好人与书的链接,再送给大家三个关键词:广度、深度、温度。

广度:在读书会里分享的书籍,现场也许有90%的人从未读过,这不足为奇。作为分享者,需要将书中一些新鲜、特别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辅以自己的解读与看法,才能让听众借由一本书去触及更广阔的天地,开拓眼界,了解不一样的领域,这也是参与读书会的魅力之一。

深度:对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著作,或是思想浓度很高的作品,分享者需要深耕细挖,从不寻常的角度去分享一些独到而又有启发的观点。这么做颇有难度,需要较深的功力,但是对于个人的学习和成长确是大有裨益。

温度:在读书会中,讲者面对的可能是很多陌生人,也正因如此,反而可以敞开内心中的真实情感。一本好书,可以留给人们以感动,而通过你的分享,把内心深藏的温暖留给自己,同时也将打动人心的部分送给他人。

到此要总结下,分享一本书,抓住一个中心:以听众的需求与期待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以书为出发点,以人为回归点。书与人,如同阴与阳,书人合一,人书呼应,二者平衡一体;做好这些,必然是一场精彩的阅读分享。

为了能更好的在读书会上向他人分享推荐一本书,

你必须再次反复阅读这本书,

你必须深度思考、提炼精华、挖掘书中的内涵并链接自身的心得,

也许还要提前准备好一些有可能被他人问到的问题......

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的非常棒的学习与成长的过程。

“最好的输入,是输出;最佳的成长,是分享”。

相信我,在你成功完成一次读书会的分享后,收获最大是你自己,而不是任何其他人。

最后,听说你又要去读书会上分享一本书了,那么恭喜你啦!

读书分享会分享书籍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