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书籍正文

书籍文学经典(名著文学书籍)

admin 教育书籍 2023-04-24 21:33:05 0

经典文学书籍推荐

经典文学书籍推荐:

1.鲁迅《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2.老舍《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出名文学小说之一,曾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给文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

3.林海音《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4.沈从文《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5.傅雷《傅雷家书》

“家书抵万金”!

这是一部“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书信集:

一位中国父亲给远在欧洲学艺的孩子的家书。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体会、文化的感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了出来。

5本经典的文学作品书籍

为了缓解压力,我找了几本书来读,看完它们的时候,感觉过完了一生。

01《毛姆传》

塞琳娜· 黑斯廷斯

豆瓣评分:8.3 (943人评价)

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了,书单狗推过N多次毛姆的作品。

粗心的读者一定也发现了。

没错!

小狗就是爱他!

毛姆的伟大一方面来源于他的作品——他是自狄更斯之后,全球读者最多的英国作家。

而另一方面,在于他的折腾!

这本原名为“毛姆的秘密生活”的《毛姆传》,讲述了生来就带有孤僻和口吃设定的毛姆,如何折腾的一生。

他让全伦敦都在演出他的剧作,他周游了全世界,当过英国情报部门特工,写了数本好评如潮的小说,吃遍了山珍海味,还睡了无数的女人和……男人。

最关键的,他这样足足折腾了90年!

英国女王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牛津大学授予他“荣誉团骑士”称号,海德堡大学授予他名誉校董称号,老爷子坐拥着无数荣誉称号和财产,安详地去了。

折腾不是作,而是不断打破枷锁,开启新的生命旅程。

书单狗看着这本《毛姆传》,想着老爷子折腾的一生,仿佛听到毛姆说:我人生的枷锁,就是整个宇宙。

02《巨流河》

齐邦媛

豆瓣评分:8.7 (15954人评价)

《巨流河》是齐邦媛这个奇女子的个人回忆录,和其他回忆录不同的'是,作者贯穿全书的一种开阔的视野。

这个书名,书单狗的理解是:

人生就像一条奔腾的大河,而齐邦媛的“大河”尤为波澜壮阔。

一个女子,在一个战乱年代,被时代裹挟着,颠沛流离大半个中国。

传奇的经历造就了齐邦媛高于普通人的视野;

“追寻真理”的人生目标给予了她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虽然身处乱世,却内心坚定。

她在乱世中,谱写了一部独属于自己的、让人震撼的个人史。

罗素先生说过大致这样的一段话: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起初细小狭窄,局限在两岸之间;继而热情澎湃地冲过岩石,飞流直下;渐渐地,河流变宽,两岸远离,河水静静地流淌;最后,看不出有片刻的停歇,河水融入大海,失去了作为个体的存在,没有丝毫的痛楚。书单狗觉得,这是人的一生最好的比喻。

只要有不迫于生活的精神世界,你也能像齐邦媛一样,在人生的大路上,一路边走边唱。

03《密室中的旅行》

保罗·奥斯特

豆瓣评分:6.9 (760人评价)

一说到密室,你是不是和书单狗一样,首先想到的是“杀人案”。

而保罗·奥斯特笔下的密室,却和旅行挂钩。

密室中怎么能旅行?

保罗·奥斯特就在一间密室中,给你展示了一个老人一生的旅程。

一间密室,一个失忆老头儿,几张笔记,能讲出个什么故事?

保罗奥斯特就可以。

而且这个故事极其精彩,构思极其严密、逻辑极其精巧。

只用几个元素,就驾驭一个庞大严谨的故事,这个能力,还真不是一般作家能达到的。

保罗·奥斯特不愧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除了小说本身让人惊叹,书单狗觉得这间密室,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每当你日复一日地上学、上班、吃饭、睡觉的时候,不就是生活在一个大一点的密室中吗?就像书中的这位老人。

不要陷入庸常,不要不知不觉就将自己困在无形的密室中。打破常规,为人生拓展新的航线吧。

04《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加西亚·马尔克斯

豆瓣评分:8.5 (10848人评价)

“那这些天我们吃什么?”她一把揪住上校的汗衫领子,使劲摇晃着。

“你说,吃什么?”

上校活了七十五岁——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积累起来的七十五岁——才到了这个关头。他自觉心灵清透,坦坦荡荡,什么事也难不住他。

他说:“吃屎。”

没错,这就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结尾。

这本书是马尔克斯所有书中最容易读的一本,全书只有96页。

主人公是一位75岁的上校,他每周五都会去码头等待邮船,希望能收到政府寄来的抚恤金。这样的等待已经持续了15年。

而当别人问他是不是在等邮件的时候,他却嘴硬说“我没在等什么”。

家里还有一位患病的妻子和一只斗鸡。

斗鸡是死去的儿子留下来的,是他们唯一的财产。

妻子想把这只鸡卖了补贴家用。

他却想等到一月参加比赛,赢了之后卖个好价钱。

读完上校的故事,大多数读者都会感到压抑,殊不知,乌云总会有金边:那封总也不来的抚恤金信件,才是上校生活的希望。

“希望是不能拿来吃,但它能支撑你活下去。”上校如是说。

05《我们仨》

杨绛

豆瓣评分:8.6 (70732人评价)

钱钟书杨绛夫妇仿佛是从才子佳人小说里走出的人物。

几乎所有人都会羡慕这对伉俪,无论是学识还是感情。

关于杨绛,钱钟书曾经写到,“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过。”

而《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她93岁高龄时,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翻开这本书的目录,书单狗的小心脏就震颤了一下。大多数书的目录都很花哨,召唤着读者来读它。而这本书的目录,却平平淡淡,而这平淡中又有着无穷的力量。

杨绛怀孕时,钱钟书每次到医院探望,总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报告说:

——“墨水瓶打翻了,染了房东的桌布”

——“台灯砸了。”

杨绛总是这么回答:

——“没关系,我会洗。”

——“没关系,我会修。”

于是,他又放心回去。

整本书就是这样平淡,但字字句句都蹦出着美好。

介绍5本好看的文学经典书籍

很多文学书籍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阅读的,文学了类书籍有着很好的文笔,蕴含着很多哲理。下面我就来为大家推荐的好看的文学经典书籍,欢迎参阅!

好看的文学经典书籍

1.《伊戈尔远征记》

译者: 魏荒弩

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贯穿在后来俄罗斯感伤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形成于18世纪末期的俄国感伤主义文学以卡拉姆津为代表,其代表作《苦命的丽莎》描写了农家女丽莎与贵族青年艾拉斯特的爱情悲剧。卡拉姆津把“自然人”丽莎和“文明人”艾拉斯特相对立,自然的美造就丽莎的纯真,她却被文明所毁灭。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浪漫主义文学代表普希金则在叙事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和《茨冈》中塑造了“在自然状态下按自然法则生活的自然人”形象。主人公渴望渴望自由,离开了令人窒息的“文明社会”,到自然怀抱中去生活,最终与自然融为一体。

到了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祖国的爱交织在一起。在屠格涅夫笔下,自然的一切都是美丽的。其代表作《猎人笔记》记叙了19世纪中叶俄国农村生活,其中出现了诸多性格迥异的俄国农民,他们在自然中得到快乐,自然赋予其淳朴和真挚的品格。

2.《猎人笔记》

作者: [俄] 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借着自己打猎的经历,记录下俄国大地上夜气未散的森林清晨,笔直金黄的白桦林,农村小屋里燃烧的柴火红光,以及在荒凉原野里细碎而深切的喃喃细语。俄罗斯大自然的秀美背后,是不变的忧郁灵魂。

写出讽刺巨著《死魂灵》的果戈里,早把他热烈的爱,献给了自己第一本小说集《乡村夜话》。

3.《乡村夜话》

作者: [俄] 果戈理

译者: 乔振绪

俄国大名鼎鼎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评价这本书“美丽的大自然,普通百姓过的那种诱人的乡村生活,富有个性的人民,所有这一切都五彩斑斓地闪耀在果戈理这第一部富有诗意、富有幻想的创作中。”

在乌克兰乡村度过童年时光的果戈里,取材俄国民间传说和歌谣,素描下乌克兰绚丽的自然和淳朴的社会风习,浓郁的“小俄罗斯”泥土芳香扑面而来。

4.《大自然的日历》

作者: [苏联] 普里什文

译者: 潘安荣

他学过农艺,丰富的林学知识帮助他读懂大自然;他是怀有强烈宇宙感的作家,他与鸟兽私语,和树木对话,试图从自然界作用于人的每一个感应处找回自己。春夏秋冬,溪流松涛,白雪荒野……普利什文喜欢随身携带来复枪和笔记本,走遍俄国大地,搜集有关飞禽走兽和植物的一手资料,他在深夜林中倾听雷鸟的鼾声,观察河塘里的鱼吃蚊子,他陶醉于在一滴露珠中看见世界。

5.《林中水滴》

作者: [苏联] 普里什文

译者: 穆紫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高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生态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文学家们的生态意识很早就开始觉醒。1964年,加拿大作家卡森的长篇报告文学《寂静的春天》拉开世界生态文学的帷幕,苏联(俄国)作家也开始创作大量生态文学作品。与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那种表现人与自然融合的主题相比,20世纪后半期的生态文学开始思考人性悲剧,在自然(生态)文学作品中表达道德思辨和哲理探索。苏联作家们认为,如何缓解人和自然的紧张关系,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难题,更是人文科学的目标。

在这个阶段,列昂诺夫的哲理小说《俄罗斯森林》“如同俄罗斯生态文学的宣言书”,它主要讲述了俄国人民和俄罗斯森林之间的休戚与共的命运,对人类伦理道德的滑坡进行了谴责。然而,虽然苏联评论界普遍认为《俄罗斯森林》是苏联生态文学的发轫,但最为完整的探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道德含义的作品,还是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

优秀的好书籍

《破冰北极点》

编辑推荐

65岁的毕淑敏徒步登上北极点! 30万字全新力作终与读者见面!用实力让情怀落地!

2016年7月27日,65岁的毕淑敏成功登上北极点——工作人员反复测量后,确认位于北纬90度0分0秒的一块巨大浮冰。至此,她已经走过全球73个国家,足迹遍布七大洲四大洋。终生学习者毕淑敏,以她始终不曾停止努力的自律进取、对世界孩子般的好奇,亲自奔赴北极点寻找更好的自己。在查阅了数十万字的资料后,毕淑敏决定在世界尽头谈谈人生这场漫长而孤独的旅行。

当我们能够用语言表达,创伤才得到疗愈的契机。毕淑敏与你分享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痛,我们如何挨过人生的漫漫严冬。

你今天承受的诸多痛苦、无助、孤独以及人生的危机,其实都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你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在受苦。

在北极点闭目冥想的瞬间,毕淑敏看到了逝世多年的双亲。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余归途。虽然自己已进入老年,毕淑敏承认,自己每一天都会思念在寒冬过世的父母。

能够用语言表达,创伤才有了疗愈的契机。在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她潸然泪下,多年来的心头隐痛终于化解。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内容提要

2016年7月27日,65岁的毕淑敏成功登上北极点——工作人员反复测量后,确认位于北纬90度0分0秒的一块巨大浮冰。至此,她已经走过全球73个国家,足迹遍布七大洲四大洋。她决定在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和孩子们谈一谈人生这场孤独的旅行。你今天承受的诸多痛苦、无助、孤独以及人生的危机,其实都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你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在受苦。在北极点闭目冥想的瞬间,毕淑敏看到了逝世多年的双亲。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余归途。虽然自己已进入老年,毕淑敏承认,自己每一天都会思念在寒冬过世的父母。能够用语言表达,创伤才有了疗愈的契机。在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她潸然泪下,与多年来的心头隐痛达成和解。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作者简介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著名心理咨询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师大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七、十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杂志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十七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三十余次。

最近好看的书籍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内容提要

本书以新颖的视角,用生动有趣的身边事讲述那些我们可能已经遗忘的道理。在所有人都对你做出硬性要求时,本书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提供意见,希望你能为自己定下不一样的目标。当所有人都在为“完美”所累时,本书将告诉你,到底“完美”是什么,如果不完美该怎么办,如何接受似乎并不完美的自己。

本书共9章,涵盖的主要内容有:从自身角度看不完美,从职场、爱情、友情、亲情方面谈接受不完美的重要性,再回归到自身,去看待不完美。

本书角度独特,案例生动形象,从身边小事去谈及不完美,并且涉及到了不完美的三个主要方面。一,什么是不完美;二,不完美是否重要;三,接受不完美的重要性。本书适合大众读者去阅读,但更适合一些对自己过于苛求或者正处于迷茫期的读者。本书将给予你不一样的视角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用讲故事的方法,让人去思考自己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推荐

我看过太多人追求所谓的完美,而我自己也曾被完美二字折磨的苦不堪言。完美不见得不好,也不见得就是最好。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去强迫自己,就是真的自己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去了。

我见过太多的人追求各种各样的完美,也见过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自己的不完美而自暴自弃。我想大声地告诉所有人,完美与不完美不过是一种心态而已,不完美不会影响什么,完美也不见得就能给你带来什么。接受自己,接受现在的自己,接受完美的和不完美的自己,才会让自己活得更开心,才能让自己可以好好地收拾心情,整装待发。

猜你喜欢:

1. 励志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2. 五本轻松搞笑的幽默小说推荐

3. 5本必读的中国文学经典作品

4. 人生必读的30本经典书籍以及推荐理由

5. 值得一读的美国文学书籍推荐

6. 世界上最好看的书籍是哪些

文学名著有哪些书

文学名著如下:

1、《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航海探险小说的先驱,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经典。小说从出版至今,已有几百种版本,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是除了《圣经》之外出版最多的一《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2、《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1863~1869年间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的、英雄史诗式的宏伟巨著,以其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

3、《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的第二部。它以语言生动、幽默,情节妙趣横生而著称,100多年来,一直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4、《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一部小说,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5、《福尔摩斯探案集》是阿瑟·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文坛上脍炙人口的探案名作。其主人公福尔摩斯成为大侦探的代称、众人崇拜的英雄。

6、《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依据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撰写的一部关于昆虫的作品。此作品既是一部昆虫学的科普书籍,也是一部描写昆虫的文学巨著。

7、《爱的教育》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和教育经典,它讲述了师生之爱、同学之爱、家庭之爱,被公认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8、《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最杰出的传记作品集,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为人类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9、《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视光明,关爱人生、关爱他人。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超越国界的伟大文学作品”,被视为青少年的生活教科书。这部闪耀着崇高理想光芒、洋溢着生活激情的经典之作,在前苏联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于文学理论的经典的书籍有哪些?

关于文学理论的经典的书籍:

1、《毛诗序》

《毛诗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诗歌专论,开中国文学批评之先河。它首先注意到了诗歌创作最本质的情感因素,并且明确地将情与志紧密联系在一起,去论述产生诗歌的动因,提出了抒情言志的新观点。从中看出,它不仅传承了先秦以来所认识到的“文学是理性的表现”的观点,而且阐明了理性表现要靠情感的萌动,这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对后世诗论影响极大。

2、《典论·论文》

《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的文体说。他在文中提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以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作品篇幅虽短,却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功用、作家修养和作品风格、不同文体特点及标准、文学批评的态度四个问题。

3、《文赋》

《文赋》是晋代陆机的文艺理论作品。魏晋时期,随着儒家思想的逐渐衰微,人的思想不断解放,文学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文学理论上也一扫两汉沉闷凝滞的气氛,人们开始对文学的本质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文学艺术规律的研究更加全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文赋》问世,首次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提到文学批评的议程。

4、《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作者刘勰。本书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基础,兼收道家精华,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5、《诗品》

《诗品》是第一部论诗的著作,后人称之为“百代诗话之祖”、“诗话之伐山”,作者为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诗品》对中国的诗歌理论和诗话著作、日本的汉诗与和歌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以五言诗为主要对象,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计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钟嵘认为,作诗要赋和比、兴相结合,内在的风力与外在的丹采都要重视。

5本国内经典的文学作品书籍

我觉得,纯文学在某种程度上跟骨头很像。看上去索然无味,很不好啃的样子。但当你细细品尝的时候,一种美妙的乐趣将会把你慢慢包围。下面是国内经典的文学作品书籍,欢迎欣赏。

01《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豆瓣评分:9.0 (6201人评价)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有些民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有些民族则是知者寥寥的。鄂温克族就属于后者。

它古老又神秘。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作者通过一位年届九旬,这个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的口吻,向我们娓娓道来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萨满这个角色,他们天生具有治病救人的神力,而这种治病方式的代价却是一命换一命。

所以当小说中的女萨满为了救治别人而失去自己的三个孩子的时候,我被完全震住了。因为绝大部分人,是不会这么做的。

在她救的人中,有陌生人,也有坏人,甚至还有部落的敌人。

这份对生命的尊重和包容,这种超越世俗的生死观,为这个民族披上了一份神性的光辉。

在这份光辉之下,鄂温克族的世间万物,全都有了灵魂,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它们全都热烈生长着。

02《斗鸡》

阎连科

豆瓣评分:8.2 (135人评价)

一个圆形的土表,两只浑身鲜血淋漓的斗鸡,一堆围观叫好的人。

斗鸡这种古老的竞技,有时并不仅仅代表着博弈,更代表的是一种全民的狂欢。

在这场狂欢中,人们如同化身为土表中的斗鸡,在癫狂之中直到精疲力竭,从而忘却了不幸和烦恼……

阎连科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斗鸡世家的家史,书中主人公的祖辈因为斗鸡而破败,到后代又因为斗鸡而重整家业。在这兴衰的背后,作者也带我们回顾了一个国家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影响。

对于大部分围观的群众来说,斗鸡仅仅意味着赌博和发泄。但是对于世代的养鸡人来说,斗鸡其实早已成为了其生命的寄托。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不再允许斗鸡人豢养斗鸡的时候,书中的主人公之一毅然选择投入滚滚的炼钢熔炉之中。

有的时候,肉体的折磨是打不垮人的,而精神一旦失去了寄托,人真的就成为了行尸走肉。

03《少年巴比伦》

路内

豆瓣评分:8.6(5885人评价)

每个人的青春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迷茫。

未来在哪里?生活的目标是什么?几乎每一个在青春期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

这本书,就是讲一个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活的年轻人的故事。

这个年轻人,在中学毕业后,靠着父母托关系走后门获得了一份在工厂的工作。

他在单位整天游手好闲,不是打架惹事,就是追姑娘。

他就这样地上班下班,在日复一日的流水线中消耗着自己的青春。

在他的青春期,我们丝毫看不到浪漫和传奇。

庆幸的.是,我们看到了他的反抗和叛逆——

他不知道自己该成为什么人,但他知道他不能成为什么人,他拒绝庸常。

而反叛,在我看来,就是对抗迷茫最好的方式。

尽管它不能直接带给我们答案,但至少,它为我们保留了找到答案的希望。

而希望,对于一个想要摆脱迷茫的年轻人,永远是需要的。

04《烟壶》

邓友梅

豆瓣评分:8.3 (166人评价)

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鼻烟,更不用说见过鼻烟的盛具——烟壶了。但这丝毫不妨碍你感受这本书的魅力。

作者表面上为烟壶作传,但写的其实是世态人情,是清末民初的芸芸众生相。

故事的主角乌世保曾经是个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家境败落之后,他在机缘巧合中学会了烟壶的制作技术,也正因如此,他从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转变为一名手工艺大师。

在这个转变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男人的觉醒。

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觉醒。

书中描写了大大小小十几个人物,每个人在道德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瑕疵,

称不上是什么好人,但是在面对大是大非的民族问题上,他们的立场又都变得无比的坚定。

当乌世保的师父聂小轩宁肯自毁手臂也不肯烧制"八国联军占北京"画样烟壶的那一刻,

我仿佛看到了一头沉睡的狮子正在醒来,它将用最锋利的爪牙,撕碎那片笼罩着全中国的黑暗。

05《俗世奇人》

冯骥才

豆瓣评分:8.6 (5043人评价)

俗世奇人,顾名思义,就是讲世俗生活里的奇人奇事。

冯骥才以清末民初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通过18个短篇,讲述了18位民间奇人的传奇故事。这18个人,都是俗世里的市井小民,每个人的身份都不显赫,但是却都身怀绝技,他们各有各的性格,也各有各的特色。

有看病前必先收七块银洋的苏七块;有刷完墙黑褂子上不沾一个白点的刷子李;有不认人脸,只认人牙的华大夫;有捏什么像什么、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

在他们身上,你会看到每个奇人对自己那份手艺的尊重与执着,而这种民俗之俗,正是战胜低俗、庸俗、媚俗的力量。

我认为,这群俗世奇人,是真正体会到生活真谛的那一批人,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寻找一份自己喜欢,并愿意一辈子做下去的事情。

这几乎是每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书籍文学经典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