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书籍正文

国外创意书籍装帧设计(国外创意书籍装帧设计欣赏)

admin 文学书籍 2023-04-04 14:33:39 0

你见过最具有创意和新意的书籍装帧设计是?

手绘的奇思妙想(丹尼·格雷戈里)。2019年的时候和朋友去国家图书馆时,无意间看到这本书《手绘的奇思妙想-49位设计师的创意速写簿》 ,翻开它的时候,能看到很多设计师用手绘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的内容。

里面有很多之前并不是从事插画的设计工作者,他们的画面自由自在,没有任何形式的束缚,奇思妙想给录了我很多启发,画画更多的是情感的表达,不善言辞的我,偶尔也喜欢通过画画来调解各种情绪,会把平常的日常生活创作到绘画中。我觉得喜欢画画的朋友可以买来看看,很值得大家入手。

说一下这本书的简介,书中收录了许多画作、涂鸦作品、实验性的或是经由细心观察才绘制而成的作品。书页中层层叠叠地铺满了色彩,空白处则有许多购物清单和电话号码;封面上是饱经旅行风霜的印迹,它们曾被装入背囊中、口袋里,也曾掉落在雨里,或是遗失在草丛中。

作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书册的厚薄程度,将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经历展现在你面前。翻过一张张画纸,你仿佛能看见时光的飞逝,看见其中闪现的创意,看见作者的种种冒险、经验教训、想法、失误以及梦想,所有的一切都化作墨迹,在读者面前如花一般盛开。

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在美术馆或博物馆中,在金色的画框中,无法见到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只要它存在,便需要被欣赏的艺术形式。每个人,当他们翻开这些速写簿,都会将头深埋于其中,被那些速写作品和点滴的记录完全吸引,然后翻至下一页。每一次翻阅都会带来无穷的惊喜。这些打开的画纸就像一则故事、一篇日记,甚至是一段生活。每一本速写簿都是生活的缩影。

书里不仅仅介绍了这些设计师的作品,而且他们各自写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对于艺术之路心得,每个人还谈到了自己创作所用的工具,以及时间地点书里还有他们工作室的展示,我觉得这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用处就是,拉近了对国外艺术家生活的了解。我觉得,无论你是否是一名艺术家、设计师、摄影师、音乐家、作家等,阅读完这本书后,肯定能有所收获。

书籍装帧设计与制作的目录

第一章 书籍装帧的历史

第一节 书籍装帧的起源

一、中国书籍装帧的起源

二、国外书籍装帧的起源

第二节 书籍装帧的发展

第二章 书籍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书籍封面

一、封面设计构思的过程与方法

二、封面设计的要素

三、封面设计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封底

第三节 书脊

第四节 其他

一、环衬

二、目录页

三、版权页设计

四、版权页应注意的问题

五、序言

六、扉页

七、书眉

八、正文

第三章 书籍装帧的插图设计

第一节 插图的分类

一、人物形象

二、动物形象

三、商品形象

第二节 插图的表现形式

一、具象插图

二、抽象插图

三、卡通插图

第三节 书籍插图的编排

一、独幅插图

二、文中插图

三、固定位置放图

第四章 书籍装帧的形态设计

第一节 书籍开本

一、纸张选定

二、比例美感

三、内容设定

第二节 装订形式

一、装订形式

二、装订方法

三、套书设计的主要特点

四、组版与装订

五、材质运用

第三节 印刷工艺与材质美感表现

一、印刷的基本概念与要素

二、工艺选择的种类、特点及应用

三、印刷工艺与油墨

四、印刷制版工艺

第五章 书籍装帧的版式设计

第一节 版式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 版式设计的目的

第三节 版式设计的设计原则

一、统一图文

二、主次分明

三、动静结合

四、加强视觉流程

第四节 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称与均衡

三、节奏与韵律

四、比例与空间

五、非常规式版式设计的运用

第六章 书籍的分类与装帧特色

第一节 书籍的分类

一、文艺类书籍

二、科教类书籍

三、儿童类书籍

四、期刊类书籍

第二节 优秀作品欣赏

一、文学类

二、艺术类

三、儿童类

四、期刊类

参考文献

中西方的书籍装帧有何区别 中西方的书籍装帧的区别

1、中西书籍装帧设计的现状。

(1)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现状:在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品位不断提升,风格和生产工艺层出不穷,设计理念、方法、方向发生深刻变化,其价值越来越被认可的同时,市场经济也为设计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传媒体的竟争态势下,传统观念的书箱装帧面临巨大挑战,设计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设计思维,培养新的现代审美观,使书籍满足基本阅读功能的前提下,还具备欣赏、品味、收藏的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书箱装帧的设计艺术要不断服从于市场开发的需求,设计思路要以时代意识为基础,使中国的书籍装帧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2)西方书籍装帧设计的现状:国外的书籍装帧设计迈入了精细化和个性化,设计师们利用计算机、光盘图库,运用不同印刷工艺、各种纸张材料,不同设计造型手法去表现新的视觉空间,新的观念,以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加快信息表述的传递。德国、美国和日本,它们的设计风格各具有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注重视感、质感、手感三方面,它包含着造型设计、材料运用、印装质量,注意书箱传递的广告信息、陶治倩操,以增强书箱装帧设计的素养。

2、中西书籍装锁形式语言比较。

构思与表现完美结合的是优秀设计,好的表现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图形表现方面:中国设计常用到线条,线条看似简单,却是创作者情感流露,是智慧的结晶,西方设计喜欢用色块表现块面感,这与他们求真、求实的性格相吻合。在色彩方面:中国画重写意,水墨画是我国绘画的代表形式,古有墨分五色之说,强调的是色彩的对比,西方重写实,追求情景再现,强调的是色相的对。在文字表现方面:中国书法亲切、自然、动人,西方文字是由二十六个字母组成更多的是凸显理性。整体明快、直观、广告味较重是美国的书籍装帧设计;活泼、华丽是法国的书籍装帧设计;设计质感亲切、舒服而且价格相当便宜是英国书箱装帧设计;日本的书箱装帧设计新颖、活泼、含蓄而又不失精致,将过去的手工技巧和现代的自动化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引进外来现今文化技术的同时,并没有失去自己的文化,相反的更有鲜明的名族特色和强烈的现当代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而中国的书箱装帧则在东西方风格兼收并蓄的古朴、淡雅的基础上,富于素养、见长,同时有着典型的东方审美情趣。总的来说西方追求直观、理性,东方则显得含蓄、感性。

书籍装帧毕业设计的题目,题目简述,本题目预期目标,参考资料,帮我找找吧

希望能给你提供信息!!!

关于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绪论

书籍是在一定媒体上经雕刻、抄写或印刷或光映的图文著作物。

装帧设计指从原稿到成书的整体设计。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护封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事先的艺术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包括图书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图书外部装帧设计,包括图书开本选择,结构样式的确定,以及图书封面、护封、环衬、主书名页、插页等美术设计。图书内文版式设计,包括图书书芯部分的版式设计、用字的选择,版心的确定、文字的排式及图文在版面上的编排。书籍装帧实际上是——视觉艺术(Communication visual)、 印刷艺术(Typegraphy)、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编辑设计(Editorial design)、桌面排版(Desk Top publishing) 的综合艺术。

每当人们谈起书籍装帧设计时,往往自然而然地用封面设计取而代之,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很少结合图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的确,书籍的外观装帧显眼夺目,对读者能激发起强烈的购买欲,因而设计者在设计上夸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一味追求封面的商品化。不过,书籍装帧艺术说到底是附丽在书籍内容上的,是服务于文本的。衣装讲究的是合身。古人说,“过犹不及”,书籍的过度包装,从根本上遮蔽了书的本质,丢失了书的本色。

无论书籍本身用什么手法表现,它必须服从这本书的精神内涵,服从装帧的整体效果,而不能唱独角戏。一本书的整体并不是由一个包封,一个封面,一个环衬所能囊括的。

1. 封面是书籍整体设计的关键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1.1封面是书的外貌

封面既体现书的内容、性质,同时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并且还起了保护书籍的作用。封面设计包括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和装饰形象、色彩及构图。如何使封面体现书的内容、性质、体裁,如何使封面能起着感应人的心理、启迪人的思维作用,是封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

1.2封面设计的造型

造型要带有明显的阅读者的年龄、文化层次等的特征。如对少年儿童读物形象要具体、真实、准确,构图要生动活泼,尤其要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对中青年到老年人的读物,形象可以由具象渐渐转向于抽象,宜采用象征性手法,构图也可由生动活泼的形式转向于严肃、庄重的形式。

1.3封面设计的色彩

色彩是由书的内容与阅读对象的年龄、文化层次等特征所决定的。鲜丽的色彩多用于儿童的读物;沉着、和谐的色彩适用于中、老年人的读物;介于艳色和灰色之间的色彩宜用于青年人的读物。

单从封面设计来分析,设计观念、定位、形式美是封面艺术表现的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书是各种文化存在的凝结物 ,所以作为设计者需要捕捉到更深层次的涵义。特别是涉及到函套、护封、封面等综合整体的外观设计。

2.书脊是书籍整体造型的重要因素

书脊虽小 ,但它却是封面和封底的连接点,当图书立于书架上时,又作为图书整体形象的代表呈现在读者眼前。因此,在艺术处理上书脊是全书设计的纽带,不管是摆在书店的书架上,还是放在居室的书橱里,书脊都能首先告诉人们这是什么书,是谁写的,哪个出版社出版的。在第一视觉印象中,有打动人心、引人注目的感染力,产生出读者与作者之间一种潜移默化的共鸣,给读者深刻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书脊的设计开始有了改观。那么,如何来利用其有限的容量呢?不同的书脊有着不同的情调,圆脊给人以敦厚.委婉的印象;方脊则力度较强,有坚实、质朴之感。不同的字体有着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字体形式和组合方式又起着统一协调的呼应,如黑体、宋体、琥珀体都能产生无法替换的作用。

3.版面设计是书籍整体设计的核心

随着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版式设计引起了人们一定程度的注意 ,但同封面相比,人们对它关注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正文是书籍的核心,也是读者最关心的部分,因此,版式的设计就处于重要的地位。版面如何设计得美,单靠美术编辑还不够,还必须有文字编辑合作,使内容紧凑,易读,这样才能加强编辑和读者之间的交流。

版面设计变化万千,为设计者提供了发挥创造力的广阔天地。在我国古代,宋、明版图书的版式的确非常精美,但终究是古代的书式,作为研究书的历史,懂得历史传统的形式是可以,毕竟它们离当代读者欣赏习惯相距太远。而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欧洲,首先从英国开始,除了专业的书籍艺术家之外 ,还有画家、雕塑家 、建筑家 、作家和诗人等 ,开始了一场书籍装帧艺术的革命,主要集中在版式设计上,并且扩大到插图艺术和封面设计。而到了二十世纪初,德国魏玛的包浩斯,创立了构成主义,这是一种理性和逻辑性的艺术,影响了许多国家;后来新客观主义诞生,成为现代书籍艺术的里程碑,它强调版面设计的功能,运用适当的形式,取得了形式与内容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现在,这种功能主义版面设计的影响比当年还要大,在美术画册、摄影画册、专业书籍中的运用尤其引人注目。

3.1版心位置的设计

在版式设计中,版心位置的设计也相当重要。版心对读者的阅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版心与版心四周的白边保留适度的比例,白边过大,影响字的容量,太小则会让人觉得沉闷压抑,读者要想写上眉批或感受,无处落笔,难寻读书之乐。正如设计家阿・卡帕尔所说:“白边有助于阅读,它能避免版面紊乱,有利于稳定视线。”这就是版式设计艺术之所在,这种艺术同封面艺术有机的结合 ,构成了图书装帧艺术的统一体。从这层意思上来说 ,版面设计在书籍装帧艺术整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好的封面设计必须有与其相匹配的版式加以映衬,否则就失去它的光彩,俗话说“好花还需绿叶配”,版式设计在整体装帧中正是起到这种作用。

3.2文字设计在版面中的作用

文字设计在版面中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形式无法替代的。从我国最常用的四种印刷字体来看,宋体字端庄,竖粗、横细.笔划疏密适中,阅读时最省力,适用于排正文;仿宋字体比较秀丽,笔划细致、横竖笔划粗细一致,这与我国木版书上的字形接近,一般图书多用它印正文、排注脚和篇后注;楷体字柔和,柔中带刚、蜿转圆滑,接近手写字形,表现出一种优美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字,适用于儿童读物;黑体字力度强,粗细一致,极为醒目,亦称方头体,视觉上比同大的其它字体略大些,因此常常用来做文章题目。由此可知,字体与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不能给予刻板的限定 。因此,字体要与一本书的独特风格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不能靠天花乱坠地去构想一种奇特字体,而是要靠设计者在了解图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产生一种艺术感悟和对字体选择与排列的苦心经营。只要字体编排得当,就像我下面2张书页上字体的编排,只要使字体运用合理,就可以产生层次清楚、秩序井然、生动活泼的书面效果。

3.3插图设计

插图是一种绘画,但是不同于一般独立欣赏性的绘画,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必要的从属性。插图必须具备一定的绘画条件,不依靠文字,也能从它的形象本身.表现一定的主题,同时又必须服从原著,成为辅助者。

一本书的插图,不会仅仅一张,因此插图与插图之间也是一个整体的关系问题。作为文章开幕用的题头、闭幕用的尾饰和文本中间的插图,要处理好与字和空间的关系。整套的插图在构思时就要有个整体设计安排,封面、环衬、扉页到尾声上的插图,以及装饰图案,要贯穿在书籍的主题中,使书籍装帧整达到和谐完美,让读者在游览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

插图设计是活跃书籍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了它,更能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和对内容的理解力,并获得一种艺术的享受。尤其是少儿读物更是如此,因为少儿的大脑发育不够健全,对事物缺少理性认识,只有较多的插图设计才能帮助他们理解,才会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下面2张书页是我做的毕业设计书籍中其中2个小故事的插图。

3.4色彩设计

我所设计的是童话书,就少儿读物的来说,色彩要针对儿童活泼、天真、可爱的特点,色调往往处理成高调,减弱各种对比的力度,强调柔和的感觉。

对于读者来说,因文化素养、民族、职业的不同,对于书籍的色彩也有不同的偏好。

3.5开本设计

一本书的开本大小对设计者来说是首先要考虑的。开本的设计要受到读者使用习惯的支配,要根据书的用途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比例。这种比例不外乎长宽不同,不同的开本之间差异很小,但给人的心理暗示和审美趣味却截然不同。目前,我国流行的开本大都为32开和16开,比较单调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大胆驰骋 ,勇于创新。

我做的毕业设计书籍的尺寸就是200×200mm正方型的。

4.装帧材料是书籍整体设计的构成

纸张是装帧设计者的设计得以自由施展的天地,经设计者精心创意构成,将文字、图像、色彩、材料四要素有机地运作之后,将印刷后的纸折叠成册,然后拿到手上阅读,这就是一本书的基本创意的形成,从原则上讲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肯定选用能让照片、绘图、文字还原性好,再现性强、安定性稳、反射率低,使读者不易疲劳的纸张。同时要处理好横向纹理纸和纵向纹理纸之间微妙的差别,纸张的纹理和颜色的不同,用适当的制版印刷方式。

各种各样的材料,以其肌理、色彩、质地的不同,可以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通过装帧设计者巧妙而从深层地挖掘其功能,纸张能诱导读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射。装帧素材的各种拟态作用深化了书的内涵。

装帧用的各种特种纸中隐含着变化无穷的肌理,举凡线的长短、粗细、弯曲、垂直、平行;波动等种种形态的组合排列,都会产生出动与静、强与弱、快与慢、外在与内在……的对比变化和起伏节奏,以及华贵与素朴、高雅与粗俗、现实与抽象等等意味的生动表达。

装帧材料的合理选择运用,可以充分发挥书籍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书籍的知识性和艺术性的传递,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增值作用。

在我的毕业设计中,书的函套(书套)是用木制材料做成的。我尝试用木板做成书盒,上面用镂空和雕刻的手法刻出图形来。

5.整体设计中应体现的风格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历史上的中国古籍,天头地脚、行栏牌界、版式、字体等等,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色。符合当时人们的需求与审美意识。而现今,我们有着数万种繁花似锦的图书,文化传统形式与现代形式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为创新、发展获得强有力地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作为今天的设计者,应当广泛吸收 中西方文化的素养 ,善于接受国外好的东西,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熔铸出自己的特色。每个时代和每个民族都有特定的艺术风格,而这风格的形成不是由主观的意愿,而是建立在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

如何使书的装帧设计真正取得完整,而不是装帧游弋于内容之外,这是一个要认真思考的课题。要把自己的设计思想植根于民族土壤,放眼于中外古今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之林,找到本民族艺术的坐标。最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品.必然最具有民族性,在拓展书籍装帧艺术的民族风格时,不要忽视其真正的源头。

结束语

书籍的整体具体反映在书籍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版面设计、插图、字体字号的设计,要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设计者所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优秀图书的设计都不能逾越这环节。优秀的装帧设计都是充分发挥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由表及里的完整美,所以应当使它们互相配合、统筹考虑,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并且,对与装帧艺术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在探讨书籍装帧整体艺术性的同时,综合诸因素的相互关系,达到一种完美的表现,创造出人人笔下俱无、人人心中皆有的作品,是我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努力的目标,即将生活中的哲理、思想、情感组构成足以令人心荡神摇的艺术世界。只有这样,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创作才能有灵魂和生命,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章桂征 主编 《中国当代装帧艺术文集》[C].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

[2]吕敬人著《敬人书籍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1年

[3]邱承德 《书籍装帧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4]孙群 《谈学术专著装帧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 装饰,2004

[5]孙彤辉 《书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6]孙德珊、吴冠英 《插图设计艺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7]余秉楠 《书籍装帧设计》[J].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

[8]邓中和 《书籍装帧创意设计》.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年1月

[9]孙彤辉《书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10]芦影 《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题目参考:

国外创意书籍装帧设计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