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书籍正文

创意书籍装帧设计欣赏与分析?书籍装帧的设计第一要素?

admin 文学书籍 2023-05-27 14:00:25 0

本文目录

  1. 书籍装帧的核心是什么设计?
  2. 书籍中纸张的设计说明?
  3. 书籍装帧的设计第一要素?
  4. 书籍装帧的风格?
  5. 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式和特点?

书籍装帧的核心是什么设计?

创意书籍装帧设计欣赏与分析?书籍装帧的设计第一要素?

书籍装帧的核心是版面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依据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封面设计、扉页设计、版面设计、外形设计、插图绘制等。

书籍中纸张的设计说明?

书籍装帧设计主要表现书刊的内容,即思想性,同时体现艺术性。在设计时,还要考虑书的装帧方式,俗话说:"书靠装帧成型,没有装帧就没有书",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作为一册完善的书刊,不但要有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装帧。书刊装帧的含义:应是指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以及纸张,印刷和装订的事先美术设计,也就是从原稿到成书的整体设计。

指书籍的计划,设计,形成,也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

书籍装帧的设计第一要素?

浅论书籍装帧设计的要素。

书籍装帧设计通过书籍的文字,插图,色彩的装饰设计来赋予书籍一个恰当的形式,从而揭示书的内容,概括书的基本精神,并以艺术的感染力吸引读者,帮助读者理解书籍的内容,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书籍装帧设计分为精装和平装.

书籍装帧的风格?

书籍的装帧形式也几经演进。先后出现过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简装和精装等形式

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式和特点?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主要有简策、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随着书籍制作材料的变化、制作工艺的发展,书籍装帧形式不断演变,更加有利于人们的阅读和图书的保存保护。中国的书,每种装帧形式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像纸书出现以后,继承了简策、帛书的装帧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卷装”。卷装是中国古代书籍中常见的装帧形式。宋末,为保护书籍和增加书籍的观赏性,出现了在卷装书籍四边接镶绫、绢等丝织品,经过绷平、砑光,然后加装天、地杆的裱件形式。横向展阅的裱件成为“手卷”,竖着悬挂欣赏的,则称为“立轴”或“挂轴”。直到今天,我国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装帧,一般还沿用这种形式。

册叶书籍是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中国古代书籍中最优代表性的装帧艺术。册页书籍的主要特征是由许多单张书页为单元集合装订成册,也是与舒卷展读的简帛及卷轴书籍截然不同的书籍形态,是我国书籍装帧史上的一次革命。

册叶书籍主要包含梵夹装、经折装、旋风装或曰龙鳞装、缝缀装、线装等诸多形态。梵夹装这种形式最早见于以梵文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古印度佛教经典,传入中国后,主要流行于隋唐时代的中原地区。梵夹装按顺序将写好文字内容的贝叶叠好,上下分别用一张板夹住,打孔穿绳。另外,梵夹装不是写上去,而是刻上去,用带有针的笔刻上去,刻完之后,沾上红油或黑油涂抹,从笔尖划开的地方渗入,就成了红字或黑字。

经折装是在梵夹装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做法是将写、印好的书叶先粘连在一起成一长条形,再按固定规格左右均匀折叠,然后在首尾两叶纸上各粘上一张厚纸作为书皮。由于佛、道经典多采用这种装帧形式,所以称“经折装”。经折装也是中国古代书籍中比较常见的装订形式,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

唐末五代时期还流行一种介于卷轴装和册叶制装帧之间的装帧形式——“旋风装”。根据文献记载和现存敦煌遗书中的实物来看,将粘连在一起的书叶从卷尾向卷首按一定规格反复折叠,卷首作为底纸稍长,左侧折口集齐并固定,用棍夹住,打眼穿线;或单张双面书写的书叶顺序集齐,放在一张底纸上,左侧直接用线装订;展阅时书叶排列有序,收藏时以集齐的一侧作为轴心卷起。旋风装已基本具备册叶制书籍的一些特征,书籍展阅时可“逐叶翻看”,卷收时“正作旋风叶卷子”,可以说“旋风装”是对卷装书籍的一种改良。

唐代“缝缀装”也曾短暂流行,“缝缀装”的外观接近现在精装书,最大的差别是裸脊。在讲到开现代精装书籍的先河的“缝缀装”书籍的装订技术时,针对现在“精装书是从西方传来”的说法,杜伟生提出一种质疑猜想:其实西方精装书是“缝缀装”从中国,传到中亚,再传到欧洲。依据是西方书籍装帧方式从卷装到精装,中间有真空,而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方式,是彼此连贯可依的。

而同现代平装书外观最近接的是“包背装”,最典型的包背装的书就是《四库全书》。包背装的折叶方式和蝴蝶装是相反的,把书叶无字的一面对折,有字的一面向外,然后装订。外观和现在的平装书完全一样,平装书和包背装古书的区别就是平装书是一张书叶印成两面成为两页,包背装古书是把一张书叶对折成两面,只有这一个区别。

线装的起源很早,唐五代就有了,杜伟生提到,自己在法国看到发藏敦煌遗书里面就有线装的,其定线的方法和今天的线装基本一样。现在线装书一般四眼线,敦煌遗书里的线装是三眼线,就上下各打一个眼,中间打一个眼,用单股麻线缝起来,除了订线眼位的数量以外,其他的和常见的线装书完全一样。

明中叶以后,为适应书籍的频繁翻阅,线装开始盛行。线装和包背装的折叶方式一样,书脊外露,钉眼穿线,装订成册,线装是明中叶以后中国古书最常见的装帧形式。线装书的出现对中国古代书籍的意义,一是简化了装订工序,而是提高了劳动效率;三为书籍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条件。

创意书籍装帧设计欣赏与分析?书籍装帧的设计第一要素?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