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书籍正文

樊登读书推荐书籍(樊登读书推荐书籍有哪些)

admin 哲学书籍 2023-03-31 17:47:38 0

樊登读书推荐《认知天性》

本 书 价 值

4年蝉联亚马逊认知心理学分类榜首,11位认知心理学家耗费10年心血总结出的人类普遍学习规律,让你利用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打破原有的学习误区,获取“复杂时代”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

阅 读 收 获

1.明白学习误区,认清学习过程

2.学会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

3.学会“后刻意练习”时代的记忆巩固法

金 句 精 选

1.对自己的知识感到自信是一回事,把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表现出来则是另一回事。

2.在别人教给你答案之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在尝试中会犯下一些错误。

3.记忆是可以被扭曲的。对于一件事,我们只会记住其中对自己情感影响最大的因素,剩余的细节则由自己填补。

樊登读书推荐《少有人走的路 》

荐 语

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作 者 简 介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

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成绩卓越,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

他曾进入政府心理治疗特殊小组,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还曾在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

这些特殊的职业经历,成就了他伟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少有人走的路》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自律——解决人生问题的最主要工具

1. 不自律的表现

2. 自律四原则

二、爱——不断拓宽自我界限、完善自我的意愿

1. 爱是什么?

2. 坠入情网与自我界限

3. 这些都不是爱

4. 爱的表现

三、信仰与恩典简述

正 文

一、自律——解决人生问题的最主要工具

人生苦难重重,因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是人生痛苦的来源,所以有很多人会拖拉,会懒惰,但是问题依然存在,逃避只会让问题加倍。

自律则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只有主动要求自己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痛苦才会变成我们学到的知识、经验,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克服一关又一关,走向成熟的彼岸。

我们就跟着作者从“不自律的表现”和“自律的四原则”去解析自律,向自律靠拢吧。

1. 不自律的表现

① 拖延时间,希望问题自动消失;

② 对问题视而不见,假装它们不存在,靠临时敷衍暂渡难关;

③ 滥用药物或用酒精、毒品等上瘾物麻痹自己,企图把问题暂时忘记,换得一时解脱;

④ 神经官能症,就是最常见的逃避方向

2. 自律四原则

(1) 推迟满足感

你吃蛋糕更喜欢奶油还是蛋糕胚?

那你会先吃哪部分呢?

麻烦的事是积极动手解决,还是先拖着再说?

这么说,你该明白了吧。只顾当下的安逸、快乐而不能对长远未来带来益处,甚至有害的行为,都不是推迟满足感的行为。

为了一时贪财,抢劫伤人,是无法推迟满足感;孩子贪玩,只想尽快让他们停下,而没有耐心了解他们,只用吼叫或谩骂也是。

那么哪些行为属于推迟满足感呢?

为了减肥瘦身,忍住不吃眼前的巧克力蛋糕是。

为了弹奏出流畅的曲目,每天坚持花时间练习钢琴是。

为了与真正合适的人在一起,放弃暂时安定下来的想法也是。

亲子教育是如何影响“推迟满足感”的?

如果父母自己不自律,在孩子面前酗酒抽烟、没有自制力,孩子就会有样学样。

如果父母懂得自律,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至关重要,如果孩子从小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长大后就容易陷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行为模式,先抓住一切能抓住的快乐再说。

要培养孩子自律,需要父母投入足够的时间、耐心和精力来关爱和照顾他们,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

(2) 承担责任

我们必须面对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过多地为自己包揽责任,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容易止步不前,这个极端就是患上神经官能症;一概地推卸责任,当然也无助于解决问题,极端就是患上人格失调症。

唯有直面问题,明确自己可以有所作为的职责范围,并付诸实践,才是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道路。

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的案例

① “寂寞”的军官太太

有一位军官太太患了【神经官能症】,她每天都会驾车去军属俱乐部,希望结识新朋友。但其他军人妻子都不愿意和她一起,她认为一定是自己有什么问题,或许是性格太内向了?为此她心烦意乱。

然而经过治疗发现,她的智商高于常人,进取心也比别人强烈,这才是她与其他军人妻子、合不来的原因。寂寞并是不她的错。

② “不幸的”父母

具有【人格失调症】的父母,常常会这样训斥自己的孩子: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爸离婚了!”

“你们的妈妈神经衰弱,都是你们害的!”

“要不是为了抚养和照顾你们,我们原本可以顺利读完大学,干一番真正的大事业!”

总之,“我的不幸”都是你们这些孩子造成的!

(3) 忠于事实

我们生来对世界是无知的,生活经验就像我们自己后天动手绘制的一幅地图,为我们往后的人生导航。

过期的人生地图,就会让我们抱着过去的经验和做事套路不放,以至于常常罔顾眼前的事实,并因此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比如换了新公司却还套用前公司的工作模式和人际互动方式,结果导致无法融入新环境,整天烦恼。

又比如从前卖鞋的,现在改行卖棺材,却还套用以前模式促销说:“好久没见您来了,买大送小,您看看合适不合适”,结果……

作者斯科特将移情定义为: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处事模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的行为——哪怕它们已不再适用。这就是过期“人生地图的诅咒”。

之所以要突破移情,是为了能以“解决问题为先”的角度去考虑解决方法,减少不必要的坚持损耗。

要做到忠于事实,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允许别人来检视我们的地图是否过期。

但是当切实地为了对方好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白色谎言的存在。

(4) 保持平衡

你要以追求诚实为己任,在一些情况下也需要隐瞒部分事实和真相;你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你既要学会延迟满足,同时又要尽可能过好当下的生活……

保持平衡,是对以上三个原则的备注,保持平衡,意味着建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记住,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

适时放弃,是避免失衡根本法则。

二、爱——不断拓宽自我界限、完善自我的意愿

1. 爱是什么?

爱,是自律的动力。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识。

2. 坠入情网与自我界限

(1) 自我界限的设立

(2) 坠入情网

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感觉自己与他人融为一体,又体会到了小时候无所不能的感觉,所以兴奋不已,但这只是自我界限的暂时崩溃。

等到冷静下来,发现彼此的问题,才明白彼此的界限并没有融为一体,各自的自我界限又再次合拢。

(3) 自我界限的拓宽

当我们走出舒适区,努力为一件事付出,自我界限就开始向外延伸,随着不断的努力,这种延伸状态逐渐稳定,自我界限发生了永久性的外扩,实现了我们的自我成长。

(4) 真爱的体验

真正的爱,是一种扩展自我的体验,所以它与自我界限密切相关。

在爱的过程中,我们感觉自己的灵魂无限延伸,奔向心爱的对象。我们渴望给对方滋养,希望对方能够成长。

为了达成这种承诺,我们开始驱动自我付出努力,并因此做到自律。我们通过这样的自律,去付出、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我经验的增长和自我界限的拓宽。所以说,爱是自律的动力。

3. 这些都不是爱

(1) 坠入情网≠爱

① 因为坠入情网不是出于有计划、有意识的主观判断。

② 因为坠入情网不需要付出努力,并没有真正拓展自我界限。

③ 坠入情网可以消除寂寞,但无法有目的地促进心灵。

④ 坠入情网本质是一种生殖本能引发的性欲。

(2) 过分依赖≠爱

“没有Ta我就活不下去”是一种寄生心理, 而不是爱。症状有无法忍受寂寞、空虚感强烈、把失去伴侣当成极其恐怖的事情。

(3) 精神贯注≠爱

不能给心灵带来滋养的精神贯注都不是爱,爱金钱、爱权力、爱宠物、爱园艺都被称为“爱”,如果在这些爱好中,增长了知识、获得了自我界限的拓宽,是爱;否则就不是爱。

(4) 自我牺牲≠爱

给予者并未认清爱的真相,往往以“爱”作为幌子,只为满足自己的付出欲,不将对方的心智成熟当回事。

爱是一个动词,必须付诸行动。

想爱、有感觉和口头的爱,都不等于去爱。

4. 爱的表现

① 关注

努力倾听,帮助对方成长。

② 不惧风险

不会因害怕失去就放弃去爱。

③ 独立

保持自己独立,也允许伴侣独立。

④ 充分投入

由承诺推动,持续或渐增的投入是爱的基石。

⑤ 勤于自省,平等交流

遇到矛盾与冲突,恰当地提出想法而非自大地随意批评。

⑥ 懂得自律

懂得约束爱的能量,不滥爱,不出轨,对伴侣和孩子有责任感。

三、信仰与恩典简述

盲目地认为宗教信仰有助于或有害于个人心智成熟与健康,都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生命中出现的恩典与奇迹常令科学哑然,但它们不是科学的对立面,毫无根据地妄做定夺才是。

而在宗教的故事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真相……

在《圣经》中,我们读到,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经受蛇的蛊惑,违背上帝的规定,偷吃了智慧果,被逐出伊甸园。

在这件人类最初的不自律事件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bug:

上帝喜欢黄昏时到伊甸园散步,他很爱人类,他们之间的沟通是开放的,那么亚当和夏娃为什么听了陌生的蛇的话就去“偷吃”禁果,而不是与上帝沟通,争取由“合法”途径取得禁果呢?

刨去故事本身的繁复外壳,我们不难发现这件事的本质——是一桩偷懒。

为了即时满足,亚当和夏娃选择性地忽视了问题和矛盾,偷懒不去正面解决问题,结果酿成大祸。

而我们也可以在这故事中发现,他们敬畏上帝,恐惧直面问题的麻烦和痛苦,就是造成这次懒惰的深层原因。

从人类的祖先代代传承至今,我们仍旧如此——

我们懒得立即去解决问题,懒惰仍是自律的最大阻碍。

而这种懒惰的根本原因就是惧怕解决问题时,必须面对的种种挑战、痛苦和困难。

结 语

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生而带来,又无处不在的懒惰,则常常令我们难以招架,臣服于一时的安逸与享乐中,阻碍我们发展更成熟的心智。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只有常常提醒自己放弃当下的逸乐,推迟满足感,勇于承担起责任,主动投身问题的核心,厘清事实,及时解决问题。

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必要的事情、总得完成的事情……为什么不现在就着手开始呢?

樊登读书推荐《陪孩子终身成长》

荐 语

父母的影响伴随孩子一生。本书提出重建亲子关系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终身成长的心态。同时,这也是一个人获得内在力量,更好地应对人生的关键。

如何让孩子拥有这三根支柱?书中融合故事、实践及方法,帮助父母放下育儿焦虑,收获教养智慧。

你 将 获 得

1.了解孩子的天性与需求

2.发现自己的教养误区

3.正确且智慧地陪伴孩子成长

作 者 简 介

樊登

“樊登读书”创始人,曾在中央电视台主持《12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车》等节目。

著有《读懂孩子的心》《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读懂一本书》等畅销作品。

精 彩 选 段

1.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关系的投射。P.05

2.当一个人内心不强大,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不能够自己寻找和感受快乐时,对面的人怎么换都没用。正如不会游泳的人,怎么换游泳池,还是不会游泳。P.44

3.谦虚并不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知道谦虚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人生路还长,还有很多事需要做。P.131

4.停止唠叨,停止大喊大叫,是我们作为父母能做的最重要的贡献。P.163

《樊登读书法》—书中提到的好书

1.《世界观》—中世纪科学哲学史

2.《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社会与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建构

3.《反脆弱》—企业与个人成功必备能力

4.《清单革命》—高效工作结构

5.《掌控谈话》—FBI谈判专家的独家秘诀

6.《苏东坡传》《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7.《认知天性》— 怎样认识学习

8.《复杂》《反脆弱》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赋能》《高绩效教练》

9.《刻意练习》—科学的方法类致用型书籍

10.《机械宇宙》—牛顿的科学发现之旅

11.《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世纪历史

12.《思辨与立场》—逻辑思维训练

13.《基因传》《思维简史》《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经营者养成笔记》

14.《活好》—百岁老人的人生经验

15.《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文理科都能读懂的经济学逻辑

16.《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真正有意义的心理学研究

17.《论语》 《道德经》 《庄子》《孟子》《荀子》 《孙子兵法》 《韩非子》《墨子》——国学经典

18.《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掌控谈话》《可复制的领导力》——管理学经典

19.《生活的哲学》—入门级哲学读物

20.《学会提问》《哲学起步》

21.《人生海海》

22.《母爱的羁绊》《这不是你的错》——《都挺好》中畸形家庭的理性解释

23.《他人的力量》—人际关系导读

24.《幸福的方法》——人生幸福的四种方式

25.《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几个公式解密自然界最底层的规律

26.《这书能让你戒烟》——看了真的能戒烟吗?

27.《谷物大脑》

28.《最好的告别》

29.《心流》

30.《复杂》

31.《增长黑客》

32.《能力陷阱》

33.《即兴演讲》

34.《OKR工作法》

35.《孔子传》

36.《父母的语言》

37.《热锅上的家庭》

38.《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一本樊登读书法就推荐了这么多书,一定要这个读书总结,混个书休,加油(ง •̀_•́)ง~~

樊登2014年推荐的50本书

樊登读书以"帮助那些没有时间读书、不知道读哪些书和读书效率低的人群每年吸收50本书的精华内容"为目标 ,以"帮助3亿国人养成阅读习惯"为使命 ,以"每多一个人读书,就多一份祥和"为企业愿景 。樊登读书始终以"轻松、友善、有启发"作为品牌内容价值观,以轻松的形式、友善的态度、为用户带来有启发的内容 。

樊登读书会个人学习提升课程

链接:

?pwd=2D72

提取码:2D72

2021樊登读书分享书单

《樊登讲论语•学而》

《不拘一格》

《杜甫传》

《活法》

《跑步圣经》

《王阳明哲学》

《高绩效教练》

《反脆弱》

《思考快与慢》

《扫除道》

《正念的奇迹》

《非暴力沟通》

《拿破仑传》

《火种》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内在动机》

《道德经说什么》

《刻意练习》

《当幸福来敲门》

《空谷幽兰》

《曾国藩正面与侧面》

《即兴演讲》

《高效演讲》

《五代十国史》

《OKR工作法》

樊登读书推荐书籍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