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书籍正文

书籍装帧艺术专业如何 包装策划与设计这专业怎么样?

admin 哲学书籍 2023-05-21 21:30:20 0

本文目录

  1. 装帧的意思是什么?
  2. 书籍装帧的两点要素?
  3. 书籍设计师有哪些?
  4. 包装策划与设计这专业怎么样?
  5. 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式和特点?

装帧的意思是什么?

书籍装帧艺术专业如何 包装策划与设计这专业怎么样?

装帧-释义:书画、书籍的装潢设计。

装帧是一部书稿在印刷之前,对书的形态、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其内容包括开本、封面、护封、书脊、版式、环衬、扉页、插图、插页、封底、版权页、书函在内的开本设计、封面设计、版面设计以及装订形式、使用材料等。

书籍装帧的两点要素?

从书籍装帧设计的内容上看,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开本、装帧形式、封面、腰封、字体、版面、色彩、插图、以及纸张材料、印刷、装订及工艺等各个环节的艺术设计。

从书籍装帧设计的类别上看,书籍装帧设计是从书籍文稿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设计过程,

从书籍形式的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了艺术思维、构思创意和技术手法的系统设计。

从书籍装帧设计的流程上看,书籍装帧设计是指选择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设计版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完整的设计过程。

书籍设计师有哪些?

1、朱赢椿

现任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设计或策划的图书曾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并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朱赢椿所设计和任美术编辑的图书近两千余本,其中获国内外装帧设计奖图书近100本,获奖作品不仅在国内同行中位居领先地位,还曾连续两次获业内国际最高奖。

并于2010年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个人书籍设计作品曾在德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朱赢椿的书籍设计作品获得国际最高奖,不仅使国际同行认可了中国的图书设计作品,也使得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中国的图书装帧设计。

2、吕敬人

1947年生于上海。书籍设计大师、插图设计大师、视觉艺术家,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会员。师从神户艺术工科大学院杉浦康平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各部门出版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

3、陈幼坚

1950年生于中国香港,著名设计师,曾荣获香港乃至国际奖项400多个,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地名声大噪。

1996年,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将陈幼坚设计公司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1997年,海报及艺术挂钟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4、萧远海(OceanXiao)

1976年出生,福建福州人,品牌设计师,中国杰出青年设计师,资深品牌设计师,“萧远海品牌设计机构”创始人,荣获“中国品牌形象设计大奖”、“中国之星设计大奖”等权威奖项。

5、王序

1955年出生于广东潮安,197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1986-1995年于香港任职平面设计师,并曾担任香港设计师协会执行委员。

包装策划与设计这专业怎么样?

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就业范围不是很广,比较受限,主要从事各类包装企业、商品生产和流通相关领域的包装技术工作。毕业后,学生能够从事包装设计、设计策划、排版输出、美工制作、书籍装帧等平面设计工作。

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通过实践锻炼,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包装设计与技术方法,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课题的实际操作和演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礼品包装、系列化包装、概念包装的设计与技术方法等,具有更强的策划和市场实践能力。毕业后可在包装印刷企业、包装装潢设计、广告公司、包装印后加工行业等从事包装技术操作、包装设计印后加工等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本专业主要培养了解包装设计领域的一般设计规律,具备包装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掌握比较扎实的绘画能力和较高的文字、图形创意能力,同时具有高雅的审美情操,既懂设计又懂印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我觉得包装设计非常有前景的,因为我也是设计师!

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式和特点?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主要有简策、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随着书籍制作材料的变化、制作工艺的发展,书籍装帧形式不断演变,更加有利于人们的阅读和图书的保存保护。中国的书,每种装帧形式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像纸书出现以后,继承了简策、帛书的装帧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卷装”。卷装是中国古代书籍中常见的装帧形式。宋末,为保护书籍和增加书籍的观赏性,出现了在卷装书籍四边接镶绫、绢等丝织品,经过绷平、砑光,然后加装天、地杆的裱件形式。横向展阅的裱件成为“手卷”,竖着悬挂欣赏的,则称为“立轴”或“挂轴”。直到今天,我国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装帧,一般还沿用这种形式。

册叶书籍是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中国古代书籍中最优代表性的装帧艺术。册页书籍的主要特征是由许多单张书页为单元集合装订成册,也是与舒卷展读的简帛及卷轴书籍截然不同的书籍形态,是我国书籍装帧史上的一次革命。

册叶书籍主要包含梵夹装、经折装、旋风装或曰龙鳞装、缝缀装、线装等诸多形态。梵夹装这种形式最早见于以梵文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古印度佛教经典,传入中国后,主要流行于隋唐时代的中原地区。梵夹装按顺序将写好文字内容的贝叶叠好,上下分别用一张板夹住,打孔穿绳。另外,梵夹装不是写上去,而是刻上去,用带有针的笔刻上去,刻完之后,沾上红油或黑油涂抹,从笔尖划开的地方渗入,就成了红字或黑字。

经折装是在梵夹装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做法是将写、印好的书叶先粘连在一起成一长条形,再按固定规格左右均匀折叠,然后在首尾两叶纸上各粘上一张厚纸作为书皮。由于佛、道经典多采用这种装帧形式,所以称“经折装”。经折装也是中国古代书籍中比较常见的装订形式,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

唐末五代时期还流行一种介于卷轴装和册叶制装帧之间的装帧形式——“旋风装”。根据文献记载和现存敦煌遗书中的实物来看,将粘连在一起的书叶从卷尾向卷首按一定规格反复折叠,卷首作为底纸稍长,左侧折口集齐并固定,用棍夹住,打眼穿线;或单张双面书写的书叶顺序集齐,放在一张底纸上,左侧直接用线装订;展阅时书叶排列有序,收藏时以集齐的一侧作为轴心卷起。旋风装已基本具备册叶制书籍的一些特征,书籍展阅时可“逐叶翻看”,卷收时“正作旋风叶卷子”,可以说“旋风装”是对卷装书籍的一种改良。

唐代“缝缀装”也曾短暂流行,“缝缀装”的外观接近现在精装书,最大的差别是裸脊。在讲到开现代精装书籍的先河的“缝缀装”书籍的装订技术时,针对现在“精装书是从西方传来”的说法,杜伟生提出一种质疑猜想:其实西方精装书是“缝缀装”从中国,传到中亚,再传到欧洲。依据是西方书籍装帧方式从卷装到精装,中间有真空,而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方式,是彼此连贯可依的。

而同现代平装书外观最近接的是“包背装”,最典型的包背装的书就是《四库全书》。包背装的折叶方式和蝴蝶装是相反的,把书叶无字的一面对折,有字的一面向外,然后装订。外观和现在的平装书完全一样,平装书和包背装古书的区别就是平装书是一张书叶印成两面成为两页,包背装古书是把一张书叶对折成两面,只有这一个区别。

线装的起源很早,唐五代就有了,杜伟生提到,自己在法国看到发藏敦煌遗书里面就有线装的,其定线的方法和今天的线装基本一样。现在线装书一般四眼线,敦煌遗书里的线装是三眼线,就上下各打一个眼,中间打一个眼,用单股麻线缝起来,除了订线眼位的数量以外,其他的和常见的线装书完全一样。

明中叶以后,为适应书籍的频繁翻阅,线装开始盛行。线装和包背装的折叶方式一样,书脊外露,钉眼穿线,装订成册,线装是明中叶以后中国古书最常见的装帧形式。线装书的出现对中国古代书籍的意义,一是简化了装订工序,而是提高了劳动效率;三为书籍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条件。

书籍装帧艺术专业如何 包装策划与设计这专业怎么样?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