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书籍正文

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古代书籍有哪些主要的装帧形式?

admin 哲学书籍 2023-05-28 09:30:40 0

本文目录

  1. 古书装订书本绑绳方法?
  2. 古代书籍有哪些主要的装帧形式?
  3. 古代的包书方法?
  4. 线装和胶装哪个好?
  5. 书捻是什么?

古书装订书本绑绳方法?

准备纸张,对折压平。

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古代书籍有哪些主要的装帧形式?

剪三条长度相同的织带或布条目的是加强纸本牢固度,织带不用也可;书脊需要做成圆脊的话则保留织带。

在纸背上作记号,穿针装订用,书背左右两边还有两列记号。

开始穿针装订,一帧一帧来。

第一帧:缝的时候,可以先按这一帧纸上的标记,用针把几个孔穿好,这样的话针从书页里边儿往外面缝时就方便。

往下一帧走针前,最好都先跟上一帧的线打个结,或者绕一下后再往下缝,目的同样是为了保持与上一帧的关联。

前面是从右往左走针,当缝完一帧后,进到下一帧,就开始从左往右行针,要注意:这时候返到上一帧去时,因为要求织带正面过一道线,故而这里的上一帧中间织带位置上要来回两遍走针,然后再绕回下一帧。

这样上下帧关联着缝完,线头打结。

提示:蜡线装订比较牢固,或者鱼线,可以按照喜好或者是使用度来进行选择。

古代书籍有哪些主要的装帧形式?

不止5个吧简册装、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简册装——最早的书籍写于竹简之上,其装帧方式就是绳线编连及收卷。卷轴装——帛书无须编连,但长度较长,通常采用卷轴的装帧方式。纸写书籍出现后,最初也采用卷轴装的方式。经折装——唐代时,出现了经折装,经折装的书籍其实还是一幅完整长卷,只不过人为从中折叠,阅读时,可以一折折地看,收拢后为一长方体,更节省存放空间。旋风装——经折装出现后不久,人们就发现这种装帧方式的书籍易散易断,于是就将卷轴装和经折装结合起来,用一张长纸将书籍的首页和尾页粘接,形成了旋风装的书籍装帧方式。蝴蝶装——雕版印刷的出现带动了传统书籍装帧方式的革命。由于雕版面积有限,书籍不再是一幅长卷,而以页的形式呈现。印刷书籍中最早出现的装帧方式称为蝴蝶装,即将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然后集数页为一叠,排好顺序,以版口一方为准,逐页用浆糊粘贴。这种装帧方式,书籍打开时,版心居中,书页向左、右两边同时展开,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蝴蝶装。宋元时期(960—1368),蝴蝶装是普遍流行的书籍装帧形式。包背装——蝴蝶装书籍,如果纸质较薄,极易造成正面与正面相互附着。翻阅时稍不留意,很容易将两个单页同时翻过,看到的仍是无字的背面,阅读相对不便。为此,人们改进出包背装的书籍装帧形式。与蝴蝶装相反,包背装是将书页正折,版心向外。然后集数页为一叠,排好顺序。以版口一侧为书背,用包背纸和浆糊包裹书背。包背装书籍翻阅方便,一目了然,自南宋出现后,一直沿用至清代。线装——包背装书籍以浆糊粘背,牢固度较差,经不起经常翻阅,极易散落,明代中期以后,逐渐被线装代替。线装书在折页方面,与包背装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包背装以书皮粘裹书背,线装则打眼订线,以线绳固定书背,因而牢固度更高。线装书便于翻阅,且不易破散,直至今天仍有使用,其牢固度甚至强于很多今天的胶装书籍。

古代的包书方法?

包书方法:卷轴装,用绳子连编为一束的简策卷(孔子的韦编三绝即提及'简策'的装订方式)的装订形式,仔细的说为:按照顺序把书页(长卷)粘接起来之后,首端处粘接了一根细木杆,而末端处则粘接了木制或是运用其他材质所制成的圆长轴,而卷首多半会粘接一张质地坚韧、不写字且具保护作用、被称为'裱'的纸张或丝织品。

当我们以尾轴为轴心来向前卷收书页时,随后将卷成一束装帧的形式。

线装和胶装哪个好?

线装好些。

线装书:优点:不易掉页,古色古香,适合装订古典文学作品。我手头的很多类似书籍都采用线装书。缺点:不能翻页到全开,没有书签的话镇纸都压不住,所以看到一半只能合上,有点不便。

胶装书:优点:可以翻到极限,适合画集类需要全开的内容,视觉上也比较舒服。缺点:易掉页,一旦你总是全开全开,就掉了。

书捻是什么?

书捻,是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这是文脉的载体,历经或和平或动荡的时光,流传至今,诉说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然而“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在时间的考验下,很难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这就需要古籍修复师去修补那些残损。

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古代书籍有哪些主要的装帧形式?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