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童书籍正文

书籍装帧艺术教案(书籍装帧艺术教案设计)

admin 儿童书籍 2023-05-03 03:48:32 0

文/育学笔谈(分享校园趣闻、评述教育现象)

小学生课本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很深刻,以至于我们在辅导孩子功课时,依然还能回想起自己曾经的课本,虽然过去的课本插图并不是很丰富,但每一幅插图都非常经典,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

可谁也没有想到,日前,舆论全部指向了人教版的小学生课本插图,认为存在较多的审美问题,甚至是争议性问题,将使用了多年的小学生教材和插图的设计、审核人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普遍认为,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有问题,中间的人物形象丑态百出,不但没有任何艺术欣赏价值,还有丑化国人形象的嫌疑。

相信大家已经看过相关插图,个人认为人教版小学教材的插图根本就不是美丑的问题,而是粗制滥造和价值观倾向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

这背后是不是有其他的问题?

1、人物形象的美丑,可以找审美分歧的借口,实在不行就重新设计,这一点出版社已经明确表态。

2、教材里面的国旗为何也不对呢?闭着眼睛设计,难道审核也是闭着眼睛吗?

3、中国小学生的教材插图为何有美国“星条旗”元素?

书籍装帧艺术教案(书籍装帧艺术教案设计)

4、插图里面的小学男生手都放在哪儿了?别说成年人思想邪恶,教材必须要有一定的严肃性。

网友反馈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就不逐一列举了,但由此我们想到的是什么?

要么是设计人员的水平不够,要么就是低质产出,就像很多的豆腐渣工程一样,对外宣传的资质高大上,但实际干活的是另外一拨人。

如果思考得更深入一点,教材审查人员是否有渎职行为?有关人员的价值观倾向能否经得起推敲?

出版社认为是审美多元化的问题,无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但愿意去改变。

但个人认为还是要先将问题调查清楚,然后再谈教材的优化设计,这样大家才放心。另外,教材设计配图理应紧扣中国元素。

可奇怪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被认为存在问题的插图竟然曾经被写进过硕士生论文,而且还获得了高度评价,但是其背后的导师却引发争议,因为导师即作者。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在2014年,汕头大学硕士生韩某写了一篇题为《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设计探究》的论文,最终通过了答辩,封面上写的导师姓名是吴勇。

在这篇论文中,韩某指出该教材的插图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虽然教材插图不是艺术品,但对艺术要求很高,需要插图作者具有极高的艺术素养,但插图要符合小学生审美特征,而不是按照作者的意愿去设计。

同时,论文作者强调,教材中的插图具有简洁、识别度强、个性鲜明、趣味性强等优点,可以说这是非常高的评价。

可是网友看到这些却不淡定了,直呼:

难怪论文合格了!

有人指出,该论文的导师就是人教版教材的插图作者吴勇,因为人教版教材的的插图设计都是吴勇工作室负责的,吴勇本人肯定是参与主导性工作,而且在这份论文的致谢部分,韩某也提到了吴勇教授给自己提供的各种帮助和便利,包括论文选题和提供在人教社实习的机会等。

可问题来了,大家都认为插图有问题,可为什么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的硕士生却给了高度评价,并以论文的形式来研究了一番?

难道正如外界传言,所谓的艺术就是千人千面,只要自己认为有艺术价值即可,其他的可以不考虑?

这种想法很显然不靠谱,因为教材的使用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审美、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形成阶段,任何自以为是的艺术审美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接受大众的审核,获得广泛的认同。

学生写论文评价导师主导的插图作品,结果可想而知,没有高度评价,论文还真就通过不了,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

教材插图设计是教材出版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教材的内容,其设计者不仅仅需要有极高的艺术素养,还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以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

可遗憾的是,据权威数据机构和媒体的报道,吴勇设计工作室居然没有注册登记,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三无”机构?既然如此,又是如何和人教社达成教材插图合作的呢?这些都有待调查和解答。

小学生教材设计和配图,事关青少年知识学习和思想成长,容不得我们有丝毫马虎。教材使用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人提出质疑或者是质疑声没有得到重视,说明了大家对人教版的教材权威性深信不疑。

所以,出版社所做的一切理应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书籍装帧艺术教案(书籍装帧艺术教案设计)

书籍装帧艺术教案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