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财书籍正文

关于供应商管理的书籍,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书?

admin 理财书籍 2023-05-28 18:30:06 0

本文目录

  1. 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书?
  2. 电子类SQE供货商管理工程师应该读那些书籍?
  3. 学习一些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识,要看什么书?
  4. 学习物流管理,看什么书好?
  5. 供应商质量管理思路和方法?

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书?

关于供应商管理的书籍,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书?

答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书有:《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初级、《质量免费》、《质量工程师手册》、《供应商管理手册》、《质量改进与质量管理》。

1、《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首先介绍了质量管理概论,接着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计量基础、质量改进、概率统计基础知识、常用统计技术、抽样检验、统计过程控制等内容。

2、《质量免费》:引发美国、欧洲的质量革命。被译成25种语言,全球销量达250余万册。《质量免费》是管理学的经典名著,也是哈佛、沃顿、耶鲁等商学院MBA的必读物。克劳士比在书中阐释了质量管理的错误观念,以及ITT公司如何在全球实施质量过程改进的成功故事。

3、《质量工程师手册》是2002年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静、张公绪。本书是企业必备的质量管理实用手册。

4、《供应商管理手册》是2004年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博萨特;五剑。本书主要介绍了供应商管理的基本问题和供应商评级。

5、《质量改进与质量管理》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陈俊芳。本书主要讲述了21世纪质量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电子类SQE供货商管理工程师应该读那些书籍?

有出路,你要先学习下TS16949体系的相关文件,如PPAP/APQP/MSA/SPC/FMEA等五大东西,这对你作业很有帮组,别的根据你所担任的供货商类别,要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如机械、电子、机电等。

别的,学习供货商管理知识和技巧。做到以上,可以成为一个根本合格的SQE。

制造职业的作业在2K-6K之间,3-5年后,假如你够尽力,职位应该可以升上去或许做外企的SQE,应该有6K-15K之间。祝你好运SQE供货商质量管理工程师当时实际中SQE角色:?消防队员?工程人员?审阅员、教导员?协调员?查验员?项目工程师?供货商开发?医生SQE当时在企业中的归属部分质量部收购部供应链管理部绩效管理部独立IQC跨部分项目组SQE的视角(关注点)新产品项目物料质量客户部分联系收购技能/标准质量体系环保法则法规1.推进供货商内部质量改进1.1推进供货商成立完善的质量保证小组.1.2供货商进程改变及材质改变的承认管控动作.1.3新资料及改变资料的管控.1.4推进厂商导入常用的质量东西,SPC,6Sigma等品管方法。

1.5资料质量方针达到情况的改进及检讨。

1.6不合格项目的改进承认动作。

1.7资料反常的处理及成效的承认。

1.8往来供货商的质量管控。

1.9供货商风险评价。

(资深SQE)特别声明:供货商质量管理不是SQE一个群体就可以做好的工作2.推广履行SQM的体系程序文件.2.1供货商的评监,择优挑选厂商。

(不一定一切的SQE都可以)2.2供货商的定时及特别审阅的履行。

2.3供货商的教导,提升质量。

2.4履行供货商的奖罚办法。

(不一定一切的SQE都可以)2.5树立完善标准的资料进料查验程序及QIP。

2.6外协厂商SOP(作业指导书)、QC工程图的制定。

3.报表履行3.1每月的供货商等级评比。

3.2每年的供货商等级评比。

3.3供货商MBR,QBR会议的举行。

3.48DReport的宣布及时效管控及改进作用的跟进。

3.5供货商质量月报,FAR报表,信任性报表的跟催及承认

学习一些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识,要看什么书?

1.《供应链管理技术》

作者:李傑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对供应链有深刻了解的人才能写出来的书,有内容有深度,既讲到了很多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又将一些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十分适合采购从业人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强烈推荐!

2、《精益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作者:[美]PaulMyerson著

推荐理由

书写的不错,翻译的也非常好,专业词汇使用准确恰当,没有译文书普遍存在的词句晦涩拗口的毛病,看的出译者确实投入了不少心血。值得推荐。

跟CIPS课程书籍对照着看。整本书比较系统,但不属于细节化的讲解。

学习物流管理,看什么书好?

物流管理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和一项重要的工作,包含有很多的专业知识,从专业学习的角度说,学习物流管理知识需要看以下一些书籍:

1、管理学原理(也叫管理学基础)

2、市场营销学3、物流概论4、供应链管理5、生产运营管理6、采购与物流管理7、配送与配送中心8、现代物流设备9、电子商务概论10、仓储管理

供应商质量管理思路和方法?

供应商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方法

供应商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方法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持续地满足采购方的要求,采购方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方法。

1)制定联合质量计划

采购现代商品,不仅购买商品本身,而且还要购买供应商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技术帮助等方面的能力。要有效地购买供应商的这种能力,需要把供需双方的能力对等协调起来,协调的办法就是制定联合质量计划。联合质量计划中一般要包括经济、技术、管理等三个方面。

(1)经济方面。这方面的内容包括进行价值分析,以便协助采购者从合同中取得最大的价值;对成本、质量和交货期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以便实现最佳成本;对使用费用进行审查,使产品整个寿命周期成本降到最低水平。在有些情况下,共同制定经济方面的计划可以修正合同中的担保条款或现场服务的条款。

(2)技术方面。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技术计划,这涉及到采购方和供应商双方的各自职能。主要包括:

①产品设计。在这方面的计划是搞清技术条件要求的含义,识别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功能起重要作用的质量特性,拟定关于可靠性及其它有关的要求,必要时还要提供感官检验标准。

②工艺设计。这方面的计划是指在供应商内分配生产作业,共同使用高、精、尖设备,明确关键工序的参数及其含义,建立识别和追查的体系。当采购方认为双方共同协商的工艺设计对它的独特需要是必不可少时,可以提出要求,没有得到采购方的认可,事先不得擅自改变工艺设计和操作方法。

③生产。这方面的计划是指对人员培训和考核的要求,如,工序装置的标准,加工控制程序表,设备维护保养表,资料和文件的要求。

④检验与测试。这方面的计划是指涉及计量、测试方法的标准化,测试设备的能力及定期检验,此外还涉及质量标准。

(3)管理方面。这方面的计划主要是识别必不可少的管理活动,并且建立明确的责任制来进行活动。此外,还要进行沟通买卖双方渠道的工作,建立迅速、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变单向交流沟通为双程序多向沟通。在复杂的合同中,各种程序和制度也相应地变得复杂起来,需要绘制流程图和规定特殊的条款,以保证沟通路线畅通无阻。

2)向供应商派常驻代表

为直接掌握供应商商品质量状况,可由采购方向供应商派出常驻代表,其主要职责是向供应商提出具体的商品质量要求,了解该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有关情况,如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产品设计、生产、包装、检验等情况,特别是对出厂前的最终检验和试验要进行监督,对供应商出具的质量证明材料要核实并确认,起到在供应商内进行质量把关的作用。对具有长期稳定的业务联系,建立固定的购销关系,采购批量大、技术性强、对质量要求严格的供应商,采购方还可派出质检组常驻供应商,不但对商品质量进行全程、全面地检查和监督,而且还要监督买卖合同的全面执行,保证及时生产、及时发货,满足采购方各方面的要求。同时质检组还可向供应商反映已购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对产品新的要求,促使供应商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并不断开发用户所需要的新产品。

此方法是供应商质量管理与控制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供应商商品质量进行全程、全面地检查和监督,能及时发现问题,便于供应商及时返工,降低了供应商的质量成本。

(2)从源头发现问题,便于快速反应,对企业获得优质采购商品有利。

(3)可根据本企业实际使用情况及进货质量控制IOC情况,专门严格检查某个项目,针对性强。

3)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

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供应商的生产状况必然也会随之变化。采购方应及时掌握其变化的情况,对生产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应要求供应商及时向采购方报告。如产品设计或结构上的重大变化、制造工艺上的重大变化、检验和试验设备及规程方面的重大变化等,供应商都应向采购方主动报告说明情况。采购方接到报告后,要认真分析情况,必要时应到供应商那直接了解,主要应弄清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供应商变更产品设计,采取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是为了提高商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对保证商品质量是有益的。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任何改变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变更的初始阶段容易造成商品质量的不稳定。这就需要通过加强最终检验和试验来把关。

5)定期排序

排序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供应商的质量及综合能力,以及为是否保留、更换供应商提供决策依据。排序的一般准则如下:

(1)SOA供应商质量保证批合格率:一般要求不能低于95%。

(2)IOC批合格率:一般要求不能低于95%。

(3)商品投入后的质量问题:一般要求总的工序直通合格率不低于85%(因产品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4)回复纠正行动报告CAR的态度和速度:需及时响应,对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并有纠正预防措施(或更改作业文件,或进行工序改善等)。

(5)交货期履行情况:能积极履行合约,并对延期交货做出合理说明。

(6)审核结果:审核的分数至少在60分以上。

(7)与本企业人员的配合:在各项事务中与需方积极配合,协作良好。

以上项目乘积作为总分,供排序用。排序周期一般为每季度一次或半年一次。

6)帮助供应商导入新的体系和方法

为有效地控制采购商品的质量,采购方应对供应商导入自己多年总结出的先进质量管理手段和技术方法,主动地帮助、指导供应商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质量保证能力。采购方对供应商给予一定的帮助对供应商是有利的,对采购方自己也是有利的。对供应商的帮助是多方面的,主要目的不是扩大生产能力而是提高商品质量。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可帮助供应商组织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实现检验和试验的标准化、规范化。贯彻ISO9000族标准,争取质量体系认证,帮助供应商导入6Sigma系统等。对供应商的帮促重点是加强商品质量的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商品质量的关键问题。

供应商关系管理

1引言

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之下,世界经济的变革已经进入了加速状态。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经营全球化,以及高度竞争造成的高度个性化与迅速改变的客户需求,令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供方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和复杂。企业常常需要与遍布全球的对象进行合作或服务,在增加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建立战略联盟的同时,还需要处理更多、更迅速的变化,更迅速地做出反应,以及在广泛的地域分布和不同语言文化之间进行迅速准确和有效的沟通与信息交流。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与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成为了20世纪末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的"热点"。

与客户关系一样,供应商关系同样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在产业整个供需链条的每个中间环节,都是由客户-供应商连接起来的,上述的种种因素,也同时在不断增加企业与其供方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与管理的艰巨性,任何一端的失误,都会造成企业经营的失败。这不但要求我们要将供应商关系作为企业供应链上重要的一环加以强调,还需要系统地总结供应商关系管理独特的规律,并且采用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基础。

2什么是供应商关系管理

供应商关系管理(SupplierRelationshipManagement,SRM),是企业供应链(SupplyChain)上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建立在对企业的供方(包括原料供应商,设备及其它资源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等)以及与供应相关信息完整有效的管理与运用的基础上,对供应商的现状、历史,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沟通、信息交流、合同、资金、合作关系、合作项目以及相关的业务决策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支持。

3基本内涵

3.1信息

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建立,涉及到广泛的基础信息,例如:

?供应商(现行的,过去的,潜在的)的基础资料,包括组织,人员,联络方法,地址,交通等;

?有关供货品种、价格、品质、周期等方面的信息;

?供货状态与历史数据,实际采购、供货情况的详细记录;

?潜在的供应品种,能力等;

?审核、评估的、改进的记录;

?重要的沟通、或事件处理(例如联络、退货、争议等)记录;

?双方合作的项目,未来的发展计划;

?双方交流的文件(例如合同、变更、设计资料、品质标准等);

?供方的其它信息,例如设计状态、进度,相关计划安排等;

?对状态趋势的预测;等等。

传统的企业管理系统(例如许多由MRPII发展出来的ERP系统),虽然包括了有关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和功能,但这些信息通常不够完整,不足以充分支持复杂完善的管理功能,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关系管理体系,首先要对上述的基础信息加以完善的管理。

4关系与沟通

关系与沟通,包括人之间的,以及组织之间的,这不仅仅是对有关的对象相关信息的系统管理与应用,也包括对多种多样的沟通渠道(例如各种基于网络的新型通讯/互动方式,电子信件,实时通讯,视频会议,远程的小组协同工作等)的直接集成与支持,以及对业务、事件、计划的跟踪管理等。

在供应商关系管理体系中,不一定独立的实现这些功能,而是与相应的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例如分布式的企业办公环境相集成。

4.1业务流程与业务类型

除了传统的"采购"业务之外,供应商关系管理需要关注所有与供方相关的业务,比如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协调,共同开发计划,对供方设计过程的直接参与,建立有效的沟通方法与渠道,意外处理的流程等。近些年来的趋势是,作为"客户"的买方越来越深入供方的业务流程,例如通过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模式,使二者之间的供需业务如同在一间公司内的生产计划和送货安排一样及时和有效,甚至将买方的原料仓与供方的成品仓合为一体。

供应商关系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将企业内部的工作流与供方的工作流直接衔接,以及直接处理跨越二者的综合业务,形成跨越组织界限的高效率的业务流程。

4.2项目管理

与供应商合作的简单方式,是直接采购。而今天一个典型的供需合作,往往不限于单纯采购供货,还包括以项目方式提供服务,合作开拓/开发产品或服务项目,乃至指导协助供应商进行的改进计划,督察供方内部为需方进行的项目,例如设计开发等。因此,供应商关系管理应当包括或者集成项目与计划管理的功能。

4.3决策管理与支持

业务决策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数据和规则。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应当提供准确、及时与充足的数据以及分析手段,并有效地实现与管理企业设定的规则,使得决策变的更加有效、透明和易于控制。

4.4信息技术

对于小型的,产品简单、供应关系单纯的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难度可能不会充分体现出来,而稍大型的,产品构成复杂,尤其是注重竞争优势,品牌营销策略的企业,常需要与大量分散的供应商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此时,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动态更新,充分共享,支持地理分散的应用与协同工作,并且易于管理的供应信息系统,进而,在完整、准确、及时的信息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各种统计分析、信息发掘或计划项目管理、业务规则管理与决策支持工具等等,帮助各个层次的业务人员迅速准确地了解需要的信息,高效率地做出决策或反应。这样的系统,只有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实现。

4.5与传统企业信息系统的关系

1990年GartnerGroup提出ERP概念时,主要强调了当时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一些新特征(例如CS架构,GUI等),在多数企业管理系统开发商的实践中,首先也是强调了在企业内部横向扩充或集成,例如全面的成本核算,设备、人员等企业运做的各项资源,CID/CIM的集成,其后才逐渐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加入到ERP之中。而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SRM是传统的MRP/MRPII思路的逻辑延伸,这个延伸的两个"生长点",就是CRM与SRM。在ERP的概念提出后,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开放性,支持基于互连网技术的分布式业务处理;

2.集成性,追求所有子系统间(例如办公、个人计划管理与MIS/MRP/WF),特别是包括第三方

关于供应商管理的书籍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书?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