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书籍正文

中医学书籍大全?请问中医学有哪些经典的书籍?

admin 文学书籍 2023-05-28 09:30:13 0

本文目录

  1. 请问中医学有哪些经典的书籍?
  2. 中医中药必备工具书?
  3. 你知道的中医典籍有哪些?
  4. 介绍古代医学的书籍有哪些啊?
  5. 想出版中医学书籍?

请问中医学有哪些经典的书籍?

中医的核心有两大方面:经络理论和脏象理论。中医的治疗方法是:针灸药三者合一。对于不是从头学的,我建议从针灸推拿刮痧等外治法方面开始学起,因为学中药有些难。中医是以《黄帝内经》为根本,因此想学习中医首先应该看《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了传承几千年,应该好好读。想学习针灸推拿刮痧的推荐《黄帝内经十二经脉与子午流注》,这是一本新书,这本书是学习针灸按摩推拿刮痧的基础,这本书融会了《黄帝内经》与《外经微言》有关经脉经络理论,脏腑的五行生克,引入了现代解剖组织学的研究成果,对经络经脉进行了全面概述,经脉的深浅,经脉的运动,经络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全面准确的经脉循行,正确的根结理论!穴位的深浅!取穴位的原则!时间医学,择时取穴。知识点丰富,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中药必备工具书?

中医中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我们中华民族二干年的发展,繁衍过程中有不可埋没的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中医药逐步重视,国民对中医药的认识逐步提高,有不少人开始自学中医中药,我给大家介绍学中医药的书籍是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你知道的中医典籍有哪些?

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对我国灿烂的中医文化进行回顾,是个好问题,下面梳理如下。

众所周知,我国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经》四部医学经典著作的问世为标志的。

中医学书籍大全?请问中医学有哪些经典的书籍?

一,《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该书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补充和修订。《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集众多医学家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编纂而成的。

二,《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纂而成,约成书于东汉,相传为秦越人所作。《难经》是在《素问》《灵枢》基础上提出八十一个问题进行重点讨论,然后归纳成书。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脉学特别是“寸口脉诊”有较详细而系统的论述。

三,《伤寒杂病论》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学家多尊之为“医方之祖”。

四,《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成书于东汉,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相传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这以上四部医学典籍被称为“中医四大典籍”,但是在此之后还有一些医学典籍,这里只列举其名称,不再详细介绍了,读者朋友可以自行查阅。这些医学典籍有《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三因方》、《脾胃论》、《温疫论》、《温热论》、《本草纲目》、《医宗金鉴》。

介绍古代医学的书籍有哪些啊?

一、《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二、《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三、《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四、《难经》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五、《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六、《诸病源候论》

证候学专著。又名《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50卷。隋巢元方等撰于大业六年(610年)。为我国第一部论述各种疾病病因、病机和证候之专著。

全书分67门、1720候。卷1~27论内科诸病;卷28~30论五官科诸病;卷31~36论外伤科诸病;卷37~44论妇产科诸病;卷45~50论小儿科疾病。此书继《内经》、《难经》、仲景著作之后,使中医理论更为丰富。于病因方面尤多创见,使中医病因学说趋于系统、全面。

如对传染性疾病之认识,就明确指出“感其乖戾之气而发病”。又如山区多“瘿”病乃其民“饮沙水”之故;岭南“瘴气”系“杂毒因暖而生”等等。亦明显超出前人见解。于病理及病证方面之论述亦较精审,超越古人。

如消渴病每多发痈疖或水肿,这正是对糖尿病并发皮肤病及泌尿系统感染之最早描述。其对水肿一病,分述至详。于妇科则经产带下、妊娠、无子等类;外科则详述痈疽疔肿诸疮之理,证候及预防等;于创伤外科,则记载有难度较大之肠吻合及血管结扎术等。

在证候分类学上亦有较大发展,其别类分门系统而有条理,且征引典籍甚富,如《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所载近300种、5300多卷医书赖此书而保存。为研究隋以前医学成就重要文献

想出版中医学书籍?

学苑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等。

。。。都是很大的!也很有影响力的。

中医学书籍大全?请问中医学有哪些经典的书籍?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